字词 | 新生儿头颅血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新生儿头颅血肿 男婴,第1胎。胎头吸引器助产,出生后在头颅右侧胎头吸引器处出现明显隆起,至生后第34天,仍未见消退而来诊。体查:头颅右侧外测量有10cm×8cm大小之血肿,界限清楚,未越过骨缝,有波动感,局部皮肤颜色正常。经CT检查(010031号)示右颞顶部头皮下血肿(9.2cm×4.2cm高密度阴影),无颅内出血。西医诊断为头颅血肿,中医辨证为头颅部瘀血留结。治以补血养血,活血散瘀。方用自拟丹蒲四物汤:丹参3g,蒲黄4g,当归、生地各3g,川芎1g,赤芍2g,茯苓5g,白茅根15g。另冲服云南白药,每次40mg,1日2次。因血肿大,红细胞破坏较多,患儿首诊时有黄疸,另加茵陈6g。 用药3天后,血肿缩小至9cm×7.7cm(外测量);再服3日,血肿缩小至7cm×6.5cm;此后于上方中另加地龙3g、鸡内金2g,隔日1剂,2周后血肿已不明显。 【讨论】清·唐容川着《血证论》称:“不补血而祛瘀,瘀又安能尽去哉?”对本例患儿头颅血肿已有月余,已见体虚贫血。笔者应用补血养血、活血祛瘀之法获得显着疗效。方中四物汤补血而不滞血,活血但不伤血。丹参、蒲黄养血活血、止血消瘀、去瘀生新。茯苓、白茅根利水消肿、凉血止血,白茅根虽性寒而不碍胃,利水却不伤阴,对新生儿尤宜。加用地龙取其善走窜,利水消肿,具化血之力;加鸡内金可消坚结之瘀血,且助脾胃以生血。考虑到血肿体积较大,故本例特加白药,以增强活血散瘀、止血消肿之力。如血肿不大时,可不必加用白药。1999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编辑之友的男婴,15天,因头颅血肿不消而求诊,仅用上方1剂(未用白药),次日即开始消肿,3剂丹蒲四物汤之后,竟基本上完全消肿。该编辑对内服中药治产伤原本半信半疑,后来特电话告知她的惊喜。今特录于此为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