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祭汗点格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祭汗点格尔旧时裕固族原始崇拜风俗。亦称“敬天节”。流行于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点格尔”亦称“亚合戛”,西部裕固语音译,即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腾格里”,原意为“上面”,引申为“上苍”、“天”。“汗”意为“可汗”。“汗点格尔”意为“天可汗”,即萨满教的天神。裕固族认为“汗点格尔”可以使他们避邪免灾,一年四季太平吉祥。所说的“汗点格尔”,就是一根细毛绳,上面缠有各种牲畜的毛穗和各色布条,下端是一个白色布袋,里面装有带皮和去皮的五谷杂粮,供奉在帐篷内上方的右侧。祭祀“汗点格尔”仪式,通常由“也赫哲”(旧时裕固族萨满教巫师)主持,一般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从农历正月初开始,每家都必须请也赫哲,一家一天,直轮到二月初一;一次是在立秋以后,但不一定每家都请,仪式也比较简单。正月敬“汗点格尔”的活动比较隆重。其仪式是在地上铺一红色的毯子,上面摆九小堆粮食成花状,每堆粮食上放一盏酥油铜灯。九盏铜灯摆成三角形,灯缠绿、白、蓝3色布条。毯子的上方摆一个小方桌,上供一芨芨草扎成的草墩子,中间插着缠有布条的柳枝。祭祀时,点燃酥油灯,同时点燃柏枝让其慢慢燃烧,散发出香味。将一只绵羊(禁用山羊),由专人或也赫哲一刀刺入羊腹,立即伸手掏出羊心,然后将羊头割下,连同跳动的羊心一起放入盘中,放于九盏灯与草墩之间。随后用开水烫羊拔毛,取一半羊毛,塞入芨芨草墩之间。接着也赫哲开始祭祀,手拿一把勺子,或端一盘子,内盛奶水、酥油,也赫哲用芨芨草制作的小扫把蘸些奶水、酥油,不停地向上扬洒,口中念念有词地绕着地毯、小方桌和供品转圈子,众人跟随其后。也赫哲念经毕,随即将酥油灯推倒,仔细察看灯花,并根据灯花预卜这家一年中的吉凶祸福。若有祸事,也赫哲则告戒主人在某月某日请喇嘛念经消灾。仪式完毕后,羊心、羊头送给也赫哲作为酬谢,羊身一劈两半,一半由家人分享,一半送给请来的邻居亲友。祭典后的第二天早晨,由家人将芨芨墩子送往本家族中的固定地方。七天后将草墩中所插柳条上的布条等取回包好,敬供在神龛上方。到裕固族人家做客,不能带枪支、弹药、牧鞭、生肉、生皮进入帐篷,据说“汗点格尔”不喜欢这些东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