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礼义廉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礼义廉耻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牧民》)
 【注释】 枉:歪邪,指坏人。
 【译文】 什么叫四维?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有礼,人们就不会越轨;有义,就不会妄自冒进;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追随邪念。所以,人们都不越轨,统治者的地位就安稳;都不妄自冒进,民众就不会有奸巧和欺诈行为;都不掩饰过错,品行就自然端正;都不追随坏人,邪恶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评说】 礼、义、廉、耻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已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不欺暗室的人被当做君子来推崇,而“寡廉鲜耻”的评价却是对一个人的彻底否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共识。
规范

规范

辙 范轨 镕范 体范 程品 规格 规则 规容
法则,规范:轨躅
风标规范:风法
供人遵循的规范:清规
行事应遵守的规范和道理:谊方
传留下来的规范:余法
行为的规范:镇圭
自身行为的规范:身范
以后行为的规范:后范
远行的规范:驰范
社会上公认的道德规范:风化
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恕
旧时指妇女所遵守的道德规范:阃范 闺范
封建统治者倡导的四种道德规范:礼义廉耻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规范:三从四德
高尚的行为规范:高轨
崇高的规范:崇轨
崇高的规范、准则:高矩
(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规范)

另见:标准 准则 遵循 依照

☚ 各种标准   礼仪 ☛
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li yi lian chi

又称“四维”。封建社会以它们作为治国的“四纲”。《管子·牧民》:“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又:“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之。”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认为礼是人的行为规范。孔子要求人的言行符合周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荀子则主张“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朱熹注解说:“礼,谓制度品节也。”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即封建道德标准。指治国做人的原则,由于它事关重大,以至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廉,指思想清正,行为节检、检点。《广雅释诂》:“廉,清也。”“敛也,自检敛也”。廉,清廉,与“贪污”相对。《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耻,指因自己言行的过失而引起的羞辱惭愧之情。耻,从心从耳,耳闻过而心愧。《孟子·尽心》:“人不可以无耻。”

☚ 忠孝节义   仁 ☛
礼义廉耻

礼义廉耻Liyi lianchi

又称“国之四维”。封建社会以它们作为治国的 “四大纲要”。出自 《管子·牧民》: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论语·为政》:“齐之以礼”。朱熹注释说: “礼,谓制度品节也”。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即封建道德标准。《礼记·中庸》:“义者,宜也”。韩愈 《原道》:“行而宜之之谓义”。《孟子·告子上》: “舍生而取义者也”。廉,指思想清正,引为节俭、检点。《广雅释沽》: “廉,清也”。耻,指因自己言行的过失而引起的羞辱惭愧之情。耻,从心从耳,耳闻过而心愧。《论语·子路》: “行己有耻”。《孟子·尽心》:“人不可以无耻。”管仲认为,礼义为诸德之首,这是无疑的, 廉耻与礼义并列, 在于重视内心的境界。

☚ 仓廪实则知礼节   忠孝节义 ☛

礼义廉耻li yi lian chi

four cardinal traditional virtues—sense of propriety,righteousness,honesty and shame

礼义廉耻

the four cardinal traditional virtues:Courtesy (or sense of propriety),Justice (or righteousness),Integrity (or honesty) and Sense of shame
~,国之四维。Courtesy,justice,integrity and sense of shame are the four cardinal virtues in running a country.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解义】礼:礼节。义:正义。廉:廉洁。耻:羞耻。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例句】在封建社会,有些嘴上提倡~的人,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往往有违~。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释义】泛指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
??, ??,??,??.
????.
???? ??.
【例句】他为了钱连礼义廉耻都不顾了。
?? ?? ????? ????? ??? ??.
【近义词】三从四德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旧时提倡为人的四种美德,即懂礼仪、行仁义、身廉洁、知耻辱。四者统称为“四维”。谷斯范《新桃花扇》二四回:“当今一些县官,十之八九忙着在钱谷刑名上动脑筋,想捞些油水;赵县台能知道从‘施教化、厚风俗’着手,以‘~’四字教子民,总算难得。”
〔出处〕《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反义〕寡廉鲜耻

礼义廉耻lǐ-yì-lián-chǐ

礼、义、廉、耻是古代统治者提倡的道德规范,也作为政教纲领,称为“四维”。礼定尊卑贵贱,义规范人际交往,礼义是社会的基本制度。廉指廉洁方正,耻指知荣辱羞耻,廉耻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后也用“礼义廉耻”泛指道德礼仪。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崇礼,行义,守廉,知耻。
❶ 原为管仲推行的治国准则。《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❷ 后指统治者维护统治的纲领。
❸ 现多泛指为人处事应有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解义】 礼:礼节。义:正义。廉:廉洁。耻:羞耻。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例句】 在封建社会有些嘴上提倡~的人,自己的所作所为却往往有违~。

礼义廉耻li yi lian chi

有礼仪,讲道义,能廉洁,识羞耻。原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后也用以指社会的通行道德规范。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xiào tì zhōng xìn;lǐ yì lián chǐ

悌:弟敬兄;忠:指忠于君主;信:对人讲信用;礼:礼法;义:正义,道义;廉耻:廉洁、知耻。指立身社会处世行事的八项准则。清·笔炼阁《五色石》卷三:“自来出家与读书一般,若出家人犯了贪嗔痴淫杀盗,便算不得如来弟子,譬如读书人忘了~,也便算不得孔门弟子。”

礼义廉耻lǐyì-liánchǐ

〔并列〕 礼仪、道义、廉洁、羞耻。原是古代的四种道德标准。后被历代统治阶级目为治国的四纲。语本《管子·牧民》:“何谓四维? 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郭沫若《虎符》3幕:“满嘴的~,一肚皮鸡鸣狗盗。”
△ 本义中性,后常含贬义。用于写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
〖反义〗寡廉鲜耻 男盗女娼 鸡鸣狗盗

礼义廉耻lǐ yì lián chǐ

《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古代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为准则,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此四者立为政教的纲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