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湾歌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湾歌仔 台湾歌仔演唱类曲艺。流行于台湾省各地。其兴起与福建南部的五句落板、锦歌等曲种有历史渊源关系。明天启年间,漳州人颜思齐带领四万人到台湾开荒,明末郑成功又率数万漳州、泉州军民收复台湾,都曾把锦歌作为乡音传入台湾。从此,逐渐与当地的“采茶”、“褒歌”、“车鼓”、“竹马”等民歌曲调融合。所唱曲调为“歌仔调”,主曲为“七字仔调”(七字一句,四句一节)和源于锦歌的“四空仔”。教唱歌仔调的地方叫“歌仔馆”。每逢婚丧喜庆或节日演唱歌仔调的乐队叫“歌仔阵”。书肆刊刻的唱本叫“歌仔册”。唱词用台湾语言声韵写作。开头有“引子”,中间还有“关子”,结尾称“煞尾”。题材广泛,有传说故事、武侠故事、宗教故事等。有部长达六集的唱本《杨本县过台湾歌》,叙一姓杨知县,于光绪年奉旨去台湾寻找国宝的故事,其中写了郑成功的事迹及雾社起义等历史事件,并描写了台湾的风土人情,具有史料价值。 ☚ 落子 五句落板 ☛ 台湾歌仔曲艺曲种。流行于中国台湾各地,与闽南的五句落板、锦歌有着渊源关系。明天启(1621~1627)年间,漳州人颜思齐带领4万多人去台湾,清初(1662)郑成功率数万漳州、泉州军民收复台湾,都曾把锦歌作为乡音传入台湾,逐渐结合当地的民歌,发展而成说唱风格的新曲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