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砭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醫療器具部 > 砭 > 砭石 砭石 biānshí 醫用器具名。爲石鍼、石砮、石鐮等之統稱。經歷了與日用器具通用、專用(含陶砭)、與金屬針并用,終爲後者取代諸階段。但其某些療法至今仍襲用於一些少數民族間。如其所用陶針、瓷針、皆由砭石派生,且有其特殊療效。砭石據形狀而論,有尖狀、片狀、棒狀、刀狀、箭簇狀、鐮刀狀諸種。用於針刺、按摩、熱熨、切割。1955年鄭州商代遺址,出土一玉質劍狀砭石,後世發展爲鈹針;1973年,河北省藁城臺西村商代遺址,曾出土一砭鐮,乃後世醫刀之祖型。1956年,江西省上高縣戰國墓出土一磨光穿孔砭石,長七厘米,係熱熨砭石。始載於先秦典籍。《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脈法》:“用砭啟脈者必如是,癰腫有膿則稱其大小而□□之。”《靈樞經·玉版》:“故其已成膿血者,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宋·趙佶《聖濟總録·治法·砭石》:“病生於肉者,治之以砭石,東方之民多病癰瘍,其治宜砭石。” 砭石 1.水熱砭石實用圖 2.水熱砭石(江西省上高縣戰國墓出土) 砭石治病用的石针。《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 器械 器械器械用具:械用 ☚ 机械 机件 ☛ 砭石biān shí古时用来治疗疮疽、除掉脓血的一种石制医疗器械。《素问·异法方宣论》:“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 砭石指一种楔形石块,是我国最古的医疗工具。亦称针石,镵石,石针,砭针。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素问·宝命全形论》: “四曰制砭石小大。”王冰注: “古者以砭石为针,故不举九针,但言砭石尔。”又全元起云: “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医疗工具逐渐被九针代替。 砭石stone needle又称石鍼。古代针具名。能切割脓疡和针刺的石制医疗工具。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出土一枚长4.5 cm的砭石(石针),反映早在8 000年前的古代先民已开始运用针刺疗法。 砭石又称砭石针。一种楔形石块。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器具之一。用于针刺治疗和排脓、放血。 砭石 砭石又称砭、石针。是一种医疗工具。这种工具是我国石器时代产生和应用的,主要用于切开脓包和刺破皮下血管以放血等。 ☚ 焫 烙法 ☛ 砭石指经过磨制而成的锥形或楔形的小石器,是我国最古的医疗工具。亦称“针石”、“砭针”等。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以叩击皮肤的一定部位,浅刺出血和割治排脓。砭刺法可以说是针刺疗法的前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此种医疗工具逐渐被九针代替。 砭石biān shí《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砭石(6)。为古时用来破开脓肿和排脓放血的锐利的楔形石块。 砭石biān shí古时用以治痈疽,除脓血的石针。《素问 · 宝命全形论》:“四曰制砭石大小。” 砭石 砭石新石器时代医疗用具。磨制而成,呈方楞体,锋端锐利。可刺激体表某些部位解除病痛,或刺破皮下血管放血,或切开脓包排脓等。莒县、沂水出土新石器时代砭石有4枚,3枚为石质,1枚为玉质。据《内经·异法方宜》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说明山东为砭石发源地之一。 ☚ 赵自化 威海矿泉 ☛ 砭石biānshí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 一种楔形石块。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用于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素问·宝命全形论》: “四曰制砭石大小。” 王冰注: “古者以砭石为针, 故不举九针, 但言砭石尔。” 又全元起云: “砭石者, 是古外治之法, 有三名, 一针石, 二砭石, 三镵石, 其实一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医疗工具逐渐被九针替代。 砭石biān shístone need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