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建、发展阶段1957—1966年
江西的国营垦殖场, 是在中央和省委 “开发山区, 建设山区”的伟大号召下, 于1957年冬开始创建的, 当时全省共有5万名干部响应号召分赴垦荒第一线。尔后, 又有大批军官、知识青年安排在垦殖场, 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农垦大军。他们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丘陵、湖滩地区安营扎寨, 艰苦创业。当年全省创建国营垦殖场150个, 其中: 省属场13个, 地属场7个, 县(市) 属场130个, 呈现出江西国营垦殖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1960年, 全省垦殖场达到281个, 土地总面积从1958年的138万多公顷, 增加到147.9万公顷, 总人口从11.75万人, 增加到51.19万人。后经过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到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前夕, 全省国营垦殖场为229个, 职工16.61万人, 土地总面积156.9万公顷。从1958—1963年, 经营状况良好, 基本年年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