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皮亚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青年时代对生理学感兴趣,根据观察淡水软体动物的适应变异,写过许多有关生态学研究报告。1915年获得学士学位。1918年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开始对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特别是认识来源问题感兴趣。1919年至1924年,曾到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和数理逻辑等课。以后,在巴黎的“比纳实验室”工作,研究儿童心理问题,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在该大学的卢梭学院工作,任该院研究部主任。从1925年至1932年,详细观察和研究他的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写出《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及《儿童的世界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等。1933年起,担任儿童心理学教授和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开展儿童概念形成的研究工作。1941年起又研究数、时间及速度、几何等问题,研究著作有:《新方法、新方法的心理学基础》、《智慧心理学》、《儿童期的游戏、梦和模仿》、《儿童智慧的本源》、《儿童的数概念》等,提出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高级理论、论述了关于各个发展阶段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关于儿童思维中各种逻辑运算形成的过程。1954年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后又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局长和“发生认识论国际中心”主任。1955年出版《逻辑思维的发展》,阐述了关于发生认识论研究的结果,1957年至1971年陆续出版《逻辑学与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结构主义》、《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1971年后又出版《发生认识论原理》、《心理学与认识论》、《心理学与教育》等著作,认为教育学产生于儿童心理学。儿童思维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认知结构与儿童客观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思维发展有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岁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7岁到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到15岁)。主张教育应按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使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和具体事物来进行学习,最终形成和发展儿童的智力和道德的推理能力。皮亚杰的理论和实践对当代世界儿童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 ☚ 巴班斯基 斯金纳 ☛ 皮亚杰1896—1980Jean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早年就读于纳沙泰尔大学,曾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26年起先后任纳沙泰尔大学、日内瓦大学和洛桑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发生认识论原理》和《儿童的道德判断》等。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并且明显地受到智力的影响。他比较具体地研究了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认为它们的具体发展过程是:(一)道德判断逐渐从他律发展到自律。即年幼儿童以成年人的好恶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而年长的儿童则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观点作出道德判断;(二)道德判断从注重行为的效果逐渐发展为注重行为的动机。即年幼儿童一般是直接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道德判断,而年长的儿童则根据行为的动机作道德判断,并最终综合动机与效果两个方面作道德判断;(三)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处罚而处罚逐渐发展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罚。年幼儿童认为做了错事就应该给予打、骂等形式的处罚,而年长儿童则认识到要根据错误的性质决定处罚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犯错误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皮亚杰对儿童品质中的认知成分及其发展过程作了具体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影响。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生于1896年8月9日,卒于1980年9月17日。1915、1918年先后获纳沙特尔大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已发表20多篇有关生物学的论文。1918~1919年,在瑞士苏黎世研究实验心理学和精神病诊断。1919~1921年,在巴黎大学研究变态心理学、认识论、逻辑学、科学史。1921年任日内瓦卢梭研究所研究部主任。1925~1967年,先后任纳沙特尔大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教授,日内瓦大学科学思想史副教授和日内瓦国际教育局局长。其间,1933~1971年,兼任日内瓦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38~1951年,任洛桑大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教授;1940~1971年任日内瓦大学社会学教授;1939~1952年,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54年任国际心理学会主席。为了致力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于1955年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从1955~1980年担任该中心主任。1972年获荷兰埃拉斯莫斯奖金,先后获哈佛、巴黎、剑桥、耶鲁等20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被西方心理学界推崇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发展理论学者。发表过500多篇论文和50多部专著,代表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导论》(1950)等。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PiyajieJean piaget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和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191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后转为研究儿童心理学。曾任日内瓦大学教授、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兼心理实验室主任。1954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其儿童心理学体系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是一种认识的结构,儿童的思维、认识、智力的发展过程就是这种主体认知结构不断重新组织,达到和客观平衡的过程;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影响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因素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对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在活动中经过自我调节所不断取得的主客观的平衡,在这四个因素中,前三者是促进知识结构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只有第四点才是决定因素。重视儿童研究中观察方法的使用,经常通过询问儿童,让儿童回答的方式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形成》、《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发生认识论》、《意识的掌握:幼儿的动作与观念》等。 ☚ 乌索娃 弗洛伊德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Piyajie, J.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1915、1918年相继获纳沙泰尔大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后来从生物学转向心理学。1924~1954年任日内瓦大学教授。自1940年起任日内瓦大学卢梭研究所所长兼实验心理学讲座和心理实验室主任。曾连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三年。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为了研究他自己创立的发生认识论,1955年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该中心主任。1971年退休,辞去了卢梭研究所所长职务,但仍保留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的主任职务。他一生发表过500余篇论文和50多部专篇,主要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3)、《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1926)、《儿童智慧的起源》(1936)、《儿童符号的形成》(1945)、《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原理》(1950)、《发生认识论》(1970)、《成功与理解》(1974)、《行为、发展的动力》(1976)等书。皮亚杰于196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状,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他先后去美、英、比、荷、瑞典、加拿大、巴西、苏联等国著名大学讲学,获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或名誉院士等称号。皮亚杰指出,他的发生认识论是从心理学认识出发的,在其中提出了三种理论,即认识的心理发生论、认识的生物发生论以及认识的建构论。皮亚杰综合观察法、询问法、测验法和实验法而创造出了临床法,或称之为临床描述技术。皮亚杰十分注意观察儿童的各种活动,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他有意地布置了实验的环境,当着儿童的面做一些他设计的小实验,并向儿童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对儿童的回答和活动的分析,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由此而建立了一套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 ☚ 蒙台梭利 瓦隆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其主要通过研究儿童思维过程的发展,以探究人类的遗传性精神结构。他认为精神发育取决于先天结构的发展和环境影响的互相作用,这就是所谓“均衡作用”,当新的经历被吸纳到儿童对世界的概念中时,他的概念便出现不足,因而必须创造更复杂的新概念以适应新的信息。这种均衡将维持到进一步的经历使概念再度改变。他把儿童思维的发育分为四个阶段: 先是婴儿的感觉活动阶段,通过结合新与旧的经历以提高感知。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可使用词汇并在思维上控制它们。7—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开始逻辑思维并能对比鉴别。从12岁至成年则为形式运算阶段,开始尝试正式逻辑并能灵活思考。他的著作有《儿童智能的起源》、《儿童的早期逻辑发展》等。他被认为是本世纪的重要心理学家。他的研究改变了当代对儿童智能的观念,并影响了儿童教育的方法。 ☚ 皮·布莱 皮兰德娄 ☛ 皮亚杰 皮亚杰皮亚杰(1896—1980),瑞士儿童教育心理学家。1956年他建立了“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致力于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四大因素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活动中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的主客观平衡,提出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的观点。还认为教学不仅仅是儿童掌握知识、简单重复,而是促进儿童智力思维的能力,他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强调教育中必须发展儿童智力的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渊源。主要著作:《发生认识导论》、《智慧心理学》、《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运动逻辑试论》。 ☚ 夏丐尊 朱自清 ☛ 皮亚杰 皮亚杰皮亚杰 (1896—1980),瑞士儿童教育心理学家。1956年他建立了 “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致力于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创造性研究,认为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四大因素是: 神经系统的成熟、物质环境的经验、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活动中通过自我调节而获得的主客观平衡,提出了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的观点。还认为教学不仅仅是儿童掌握知识、简单重复,而是促进儿童智力思维的能力,他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强调教育中必须发展儿童智力的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渊源。主要著作:《发生认识导论》、《智慧心理学》、《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运动逻辑试论》。 ☚ 夏儿尊 朱自清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Piaget,Jean参见西方教育部分“皮亚杰”条。 ☚ 发生认识论 图式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Piaget,J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者,日内瓦发生心理学派的奠基者。他的思想和学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受到教育学界的高度重视。生于瑞士的纳沙戴尔(Neuchatel),早年在纳沙戴尔大学学习生物学,1915年获学士学位,1918年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苏黎世和巴黎的心理实验室和精神病诊疗所工作和学习,1921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4年至1954年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年起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院长。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局长。1955年他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集合了一批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等,共同进行研究。皮亚杰采用发生学的方法,把认识论的研究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他的“发生认识论”的任务就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从最低级的认识开始,并追踪这种认识向以后各个水平的发展情况,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并包括科学思维”。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以结构的形式发展的,认识结构不是先天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机体的反应亦即通过同化和顺应的平衡而产生和构成的。从这种建构论出发,他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成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3、14岁),证明了思维的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转变。他还对制约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机体的成熟、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经验、具有自我调节意义的平衡过程。在教育上他强调心理结构成熟的作用,强调发展阶段的划分在教育科学中的价值。他反对联结派学习理论把智力形成归结于学习规律的观点,反对把儿童和成人等同起来的传统学校教育,主张知识来源于行动,来源于认知的能动性,而不是来源于简单的联想反应。同时他也承认经验以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认为教育上的新方法既要“考虑到心理发展的阶段,但是与那些以纯遗传成熟的观点为基础的理论相反,这些方法又相信有影响这种发展的可能性”。 ☚ 斯金纳 布鲁纳 ☛ 皮亚杰1896~1980Jean Piaget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1918年获纳沙泰尔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在苏黎世、巴黎等地从事精神病诊治和儿童心理测验工作。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41年升任教育学院院长。1929~1967年长期担任日内瓦国际教育局局长。1955年当选为第14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1955年在日内瓦创办“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毕生获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等20多所著名大学名誉学位和美国桑代克等多种科学奖。主要理论观点和贡献: (1)创建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它是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学派。旨在通过对儿童的科学概念以及心理运算起源的实验分析,探索智慧形成和认知机制的规律。(2)建构发生认识论。研究认识结构的历史发生与个体发生,即探索概念的发生和发展。核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建构论与结构论的统一为根本特征。包括知识(或认识)的心理起源、知识的形成和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3)提出智慧本质观。认为智慧就是适应。它以图式的存在为前提,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功能的协调,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4)建构儿童发展观。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其中平衡或自我调节最为重要。(5)提出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上)。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1923)、《儿童的判断和推理》(1924)、《儿童的道德判断》 (1932)、《智慧心理学》(1947)、《发生认识论导论》(1950)等。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Jean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和皮亚杰学派的创始人。生于纳沙泰尔。1918年获纳沙泰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纳沙泰尔大学、日内瓦大学、洛桑大学、巴黎大学教授。1954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联合会会长。1955年发起组织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并任主任。1966年当选为瑞士国家科学院院士。196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72年获荷兰伊拉斯谟奖。1977年获桑戴克奖。强调临床法,反对单纯的观察法。主张通过对结构整体的研究来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具体论证了人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四个阶段。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3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年)、《儿童道德判断》(1930年)、《儿童的智慧起源》(1936年)、《智慧心理学》(1947年)、《发生认识论导论》(1950年)、《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5年)、《儿童心理学》(1966年)、《结构主义》(1968年)、《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年)、《意识的掌握》(1974年)。 ☚ 温尼克特 韦克斯勒 ☛ 皮亚杰 皮亚杰1896—1980Jean Piaget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和皮亚杰学派的创始人。1918年获纳沙泰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日内瓦、巴黎等大学教授。1954年当选为第十四届国际心理学会会长。1955年倡议组织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任主任。强调临床法,反对单纯的观察法。主张通过对结构整体的研究来了解儿童的智力发展。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具体论证了人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过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与形式运算四个阶段。主要著作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儿童的道德判断》、《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意识的掌握》等。 ☚ 维果茨基 赖希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