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耶夫
【生卒】:1926— 【介绍】: 俄罗斯诗人。 原苏联作协书记处书记(1986)。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86)。 生于沃龙涅什州的一个农村。1943年参加卫国战争,随军进驻欧洲。 战后在驻欧苏军中继续服役5年。复员后进高尔基文学院,1955年毕业。1945年开始发表诗作。作品以长诗为主。 早期作品取材于军人生活,后期多涉及历史的过去或今日的苏联。 诗作富有哲理思想,洋溢著对和平、对劳动、对环境的关怀。 1958年发表长诗《在多瑙河的碧波上》,1962年发表长诗《记忆的审判》,影响甚大。长诗中,“记忆”是一个“赤脚女人”的象征,通过她对3个德国兵进行良心上的审判。 1977年发表长诗《记忆的远方》,展示俄罗斯人世世代代的遭遇和顽强不息的斗争,讴歌他们对祖国的赤诚与热爱。由于这两部长诗而于1980年获列宁奖。 1984年发表长诗《第二十五小时》,1985年发表长诗《猎人打死了一只仙鹤》,提出了人与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及道德修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