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狐;疑乎i21fu21i21fu21怀疑; 狐疑。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下《开化品第十四》: “若复有人,闻此深经即欢喜信,非以疑狐,福过于彼。”元杨维桢《虎丘篇》: “老禅犹点石,仙鬼只疑狐。” “疑狐”当为“狐疑”之倒说。亦作“疑乎”。《太平经》丙部之十一: “行去,书中有所疑乎,来问之。” “疑乎”犹谓疑、疑问。《列子·汤问》: “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 “古之所谓公无私者……亦惟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