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田莱制和易田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田莱制和易田制a kind of shifting androtation cultivation

种植与休耕定期轮换进行的一种轮荒耕作制。约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由“菑、新、畬”制转变而来。据《周礼·地官·司徒下》记载,其时授田的制度是将土地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地,一夫授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一夫授田百亩,莱百亩;下地,一夫授田百亩,莱二百亩。汉代刘熙《释名·释地》的解释:“已耕地曰田”;《周礼》郑注:“莱”是“休不耕者”。所谓“田莱制”,实际上仍然是已耕地和休耕地定期轮换的轮荒耕作制。但是“田莱制”同“菑、新、畬”相比较,它的休耕期已经缩短为一两年。《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记载的授田制度,是将土地划分再易、一易和不易三等。这种授田制度,人们称作“易田制”。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据郑司农的解释:“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易田制”中的“易”字乃是变易或轮换的意思,“易田制”多是已耕地和休耕地之间短期的定期的变易或轮换。它同“田莱制”相比,所不同的是,它已经有了“不易之地”,这种“地美”的地,已经是连年耕种而不使其休耕了。田莱制和易田制是适用于两种不同情况的耕作制度。从《周礼》郑注所说的“郊内谓之易,郊外谓之莱”的解释来看,大概是因为郊内的土地耕作比较集约,而郊外的土地耕作比较粗放的缘故。看来,田莱制和易田制是由以“菑、新、畬”为代表的轮荒制向土地连种制过渡的环节。

田莱制和易田制

017 田莱制和易田制

中国在西周的后期乃至春秋时期,其耕作制度发生了由“菑新畬”为代表的轮荒耕作制向田莱制和易田制的演变。《周礼·地官·遂人》条,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地,授给一夫田百亩,莱五十亩;中地,授给一夫田百亩,莱百亩;下地,授给一夫田百亩,莱二百亩。据《释名·释地》的解释: “已耕地曰田”,另据《周礼》郑注“休不耕者曰莱”。可见,所谓“田莱制”仍然是已耕地和撂荒地之间短期的和定期的轮换,它仍然属于轮荒耕作制的范畴。《周礼·地官·司徒》中,将地分为不易、一易、再易三等。“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这里所谓的“易”,是轮换的意思,就是已耕地和撂荒地之间的短期的和定期的轮换。可见,易田制仍然属于轮荒耕作制的范围。虽然田莱制和易田制下的大部分土地仍然实行已耕地和撂荒地之间短期的和定期的轮换,但是其撂荒期已经缩短为一至二年,并且已经有部分土地实行连种制,不再撂荒。如田莱制中的上地,就已经有五十亩地,实行连种制,而不再撂荒;而易田制中的不易之地,也是连年耕种而不再撂荒的地。由此可见,由“菑新畬”制向田莱制和易田制的演变,乃是耕作制度的重大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田莱制和易田制乃是由轮荒耕作制向土地连种制过渡的桥梁和纽带。

☚ 菑新畬   深耕易耨 ☛
000091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