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模式
利用林果和农作物之间在时空上利用资源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间开阔地带种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药材及瓜类,进行畜牧养殖形成不同类型的农林牧复合种植模式。这一模式国际上统称农林复合系统。一般能够获得较单一种植更高的综合效益,主要技术有立体种植、间作技术等,配套技术包括合理密植栽培技术、节水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物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模式可以从 “四个方面” 来形成,即以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畜牧、水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畜牧、水产加工循环经济链条,以果业及其加工业为依托的果业循环经济链条,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
生物互利共生的立体生态模式是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这种立体生态模式主要有:
❶农作物—间作或套种相适宜的经济作物—畜牧业—或经济动物特种养殖业—蔬菜—相应加工业。农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稻、麦、玉米等; 间作或套种的经济作物,如大豆、绿豆、黑芝麻、黑米、药、薯类等; 畜牧业饲养牛、羊、猪、禽等;经济动物特种养殖业,根据本户农副产品的多重利用,因地因户制宜,如选养蜜蜂、蚂蚁、蚯蚓、土元、鸵鸟、鹿、狐、观赏犬、猫等; 蔬菜选本地浅山丘陵区宜种的,如萝 卜、白菜、葱、蒜、辣椒等; 再逐步发展为批量生产时相应的加工业。
❷林果业—水产业—经济作物—畜牧业及相应产品加工业。林果业,含经济林木和桃、杏、李、梨、葡萄、樱桃、水蜜桃等; 水产业,离河、塘、湖较近的农户,可因地制宜,以食物链的互补与多重利用为主,选养经济鱼类,鲢、鲤、草鱼、河蟹等; 经济作物,如大豆、绿豆、黑芝麻、黑米、药、薯类等; 畜牧业及相应产品加工业,面向市场、选优势产品,以 “公司+农户” 形式发展成为立体生态型产、供、销种养模式。
❸经济作物特种种植业(茶、烟、药、麻、棉、桑等) —养蚕业—相应产品,初加工业的种养模式。
❹林果园—花卉园—观赏鱼类园林—经济动物园林—并提供果、花、鱼、经济动物的相关产品—与旅游业结合,为园林式的生态种养模式。
❺经济作物—经济林果苗圃—种用经济动物养殖场—花卉苗圃—形成以提供种、苗为主的农产庭院园林化种养模式。
❻农作物——以其副产品圈养牛、养、猪、禽或经济动物——以其加工下脚料和粪尿去发展水产养殖业——然后又以水肥还田促农作物丰产。还可以利用畜禽粪尿去发展沼气——提供农户能源。形成物质的多重利用,良性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
❼农作物秸秆——加秸秆分解剂——形成秸秆饲料 (每千克可生产三千克秸秆饲料) ——发展节粮型的秸秆养畜和多重加工(如工艺品制作和纺织等) 利用。而畜禽的肉蛋、奶、皮、毛——促农户的初加工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种、养、加互补和物质多重利用的良性循环的种养加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