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既能集约利用资源,又能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所经历的第三个阶段。我国采用这一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规定,自当时至2010年的15年,我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第一是经济制度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二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生态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核心任务是要在我国建立一种既能够符合经济规律要求,又能符合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从而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增长方式应该是生态经济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首先需要从理论上明确认识我国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内涵。这是我国进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我国在实行传统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只是片面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不顾经济效益,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方面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当前我国在生态社会条件下进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就应该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内涵。在此基础上,同时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把这一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既能体现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也能体现自然生态规律要求,从而能够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当前在我国进行经济增长方式改革,从实践上又需要选择建立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经济增长方式。这就是生态经济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建国60多年来我国采用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相应也出现了三种经济增长方式类型:
❶数量速度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特点是片面追求产品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经济效益。它的实行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关联。所存在的问题是,资源耗费巨大,技术进步缓慢,经济增长呈现波动和趋缓,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❷经济效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特点是追求经济效益,本质上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实行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阶段相联系。它的实施克服了数量速度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问题,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在现代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有了长足的前进。它从本质上还是一种单纯追求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特征,因此还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最理想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也还需要进一步改革。
❸生态经济效益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特点是追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即它是一种以追求最大生态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实施适应生态时代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是我国当代应该采用的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