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语文学的汉译(英国部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语文学的汉译(英国部分) 022 英语文学的汉译(英国部分)英国文学的汉译始于清同治十一年 (1872),译作有二: 《谈瀛小录》和《昕夕闲谈》。前者是该年4月15日至18日 《申报》上的连载读物,为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第一部分(小人国)。后者为英国小说,集于《瀛寰琐记》,分上下两卷,共50回,译者蠡勺居士。1904年删改后印成单行本。译者署名易为吴县藜床卧读生。译者翻译此书的目的是要灌输民主思想,认为中国不变更政体,决无富强之路。1902年刊行的沈祖芬(笔名跛少年)译的《绝岛飘流记》,为狄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早期译本。1905年与1906年复有从龛译本《绝岛英雄》和林纾译本《鲁滨逊飘流记》及《鲁滨逊飘流续记》。司各特的作品,最早译成中文的是1905年出版的林纾译本《撒克逊劫后英雄略》。1907年,林纾复译《十字军英雄记》和 《剑底鸳鸯》等。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自1872年首次翻译后,又有佚名译的《汗漫游》(原题《僬侥国》),共36回,载《绣像小说》。1906年林纾又节译为《海外轩渠录》。兰姆《莎氏乐府》最早是达文社译的《海外奇谈》,刊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史蒂文生的作品,有佚名译的 《金银岛》(1904年)、林纾译的《新天方夜谭》(1908年)。狄更斯的作品,林纾译介最多,有《孝女耐儿传》、《块肉余生述》、《冰雪因缘》、《贼史》、《滑稽外史》等。魏易又有《二城故事》文言本。1949年后的英国文学翻译有了新发展。这一时期,在英国古典文学中,出版了朱生豪在40年代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集》(12卷)。1978年,又对译文作了全面校订,且将缺译的剧本和诗歌补译齐全,定名《莎士比亚全集》出版。此外,还出版了莎氏的悲剧、喜剧、历史剧等不同译者的多种译本。在小说方面,翻译出版了菲尔丁的《约瑟·安特路传》、《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萨克雷的《名利场》和《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 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丝》、《还乡》和 《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司各特的《艾凡赫》和《中洛辛郡的心脏》等。在诗歌方面,翻译介绍了布莱克、济慈以及雪莱、拜伦的诗作。从翻译出版的数量上看,虽只是英国古典文学中很少的一部分,但译文的质量较之1949年前则大为提高。其主要原因是:1949年后翻译的英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是直接从原著翻译的,不存在转译问题。多数译者又系翻译名家,如张谷若、李霁野、卞之琳、董秋斯、张友松、杨必等。有些作品1949年前已有过译本,1949年后重译,或直接由原译者重译,这样译文质量必然很高。在英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中,有阿尔德里奇的《海鹰》、《外交家》、《荒漠英雄》、多丽斯·莘辛的《高原中的家》、旭思·奥凯西的《我敲门》等,戏剧方面,翻译出版了 《萧伯纳戏剧集》(3卷,黄钟、朱光潜、张谷若等译)、伊立克·派司的《罗森堡夫妇》(丁西林译)、《萧伯纳戏剧三种》(潘家洵等译)。在英国文学翻译中,较有影响的翻译家有:朱生豪、卞之琳、朱雯、查良铮、董秋斯、张谷若等。 ☚ 意大利语文学的汉译 英语文学的汉译(美国部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