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学的行为规范
道德规范即人类行为必须遵循的具体的道德原则,如人际关系中良心、礼仪、诚信、孝悌等,是人们要普遍遵守的规范。生态伦理学依据它的道德原则,形成了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比如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随意丢弃杂物,废物回收利用等,这就是生态伦理学的行为规范。
生态伦理学的行为规范需要所有社会阶层和所有个人的广泛支持和广泛参与,并成为所有人的道德要求和实际行动。生态伦理学的规范,作为一种社会规定,是对所有人的道德要求。它作为人的行为规定出现,同时也表现为每一个人所要履行的义务。当被社会普遍接受和实行,就会为社会风尚和社会习俗所接受,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它与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作用不同,主要以社会舆论的形式出现,由社会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支持,对人的行为起一种调节作用,它是我们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共同进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实施生态伦理规范的主要行动。关于实施生态伦理规范的主要行动,首先要获得对生态道德的支持,需要公众的广泛行动。包括四项 “优先行动”。
❶制订世界可持续生存的道德准则。为了寻求这种准则的完善和发展,使它能得以推广和应用,需要采取种种行动。
❷广泛宣传可持续生存的生态道德准则。各国政府应承诺采纳、实施可持续生存的生态道德准则,即 《可持续性全球宣言和盟约》。它以国际法的形式体现持续生存的世界伦理学,反映国家对生态伦理学应承担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国要制定出实施这些原则的措施。各国政府应把“生态道德准则” 和 《可持续性全球宣言和约》 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结合到国家的立法中,或列入宪法中,纳入有关的国家管理和政策的基本规定中。
❸通过各部门的行动,实施可持续生存的生态道德准则。所有社会部门、所有社会阶层和所有个人,都采取行动支持和实施环境道德准则,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一件事和每一个行动都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和破坏,才能达到保护地球的目的。
❹建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以监督实施可持续生存的生态道德准则。促进实施生态道德准则,将是一项缓慢的和困难重重的工作,需要某些特殊的机构来对付最顽固的障碍。通过提供一个世界性组织可以发挥类似捍卫人权的国际特赦组织那样的作用,其目标是在每个国家保证奉行生态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