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珩héng

❶佩玉的一種。形似磬而小。張衡《思玄賦》:“辮貞亮以爲鞶兮,雜技蓺以爲珩。”
❷結冠冕於髮髻上的横簪。通“衡”。《左傳·桓公二年》:“衡紞紘綖,昭其度也。”疏:鄭玄云:“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耳其下,以紞縣瑱。婦人首服有衡,則男子首服亦然。冠由此以得支立,故云維持冠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謂,張衡《東京賦》李善注引傳文及批注,均作“珩”。張衡《東京賦》:“珩紞紘綖,玉笄綦會。”

读音h·eng(ˊ),为eng韵目,属ing—eng韵部。户庚切,平,庚韵。
❶古代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

上一条: 下一条:

珩héng

古代玉佩上端形似磬(qìng)而小的横玉。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佩飾、衣飾部 > 佩飾 > 珩
珩  héng

亦作“衡”。玉器名。全佩上部之横玉,形如古磬,或上有折角。爲全佩之主干,由一塊或兩塊玉組成。湖北省博物館藏有一玉龍首璜,中央部位有大小不等之十一個圓穿,除六孔穿以金絲將斷開兩部分合在一起外,餘孔當供佩繫用。從佩繫穿孔之多來看,此器在佩掛時無疑還有其它飾物相隨。它或是成組玉佩中之“珩”。《詩·小雅·采芭》:“朱芾斯皇,有瑲蔥珩。”孔穎達疏:“有瑲瑲然之聲,所佩蒼玉之珩,以此車服之美,而往征伐也。”《禮記·玉藻》:“三命赤蔥衡。”《國語·晉語二》:“白玉之珩六雙。”韋昭注:“珩,佩上飾也。珩形似磬而小。”《說文·玉部》:“珩,佩上玉也。從王行。所以節行止也。”參本見類“佩”、“璜形玉佩”圖。

*heng

E7F1
玉佩上的横玉。

各种用途的玉

各种用途的玉

佩带用的玉:琚 珩(葱~) 佩(佩玉;佩饰;佩瑱;佩环;玉佩;鸣佩)鸣玉
白色佩玉:霜佩
玉佩上面的横玉:
系在衣带上的玉:环佩
两种佩玉:环玦
精美的玉佩:琼琚
用作信物的玉:瑞(瑞玉) 璲
帝王诸侯礼仪时执的玉板:圭(桓圭;瑱圭) 珪
一种大的圭:
像勺子的玉:
无棱角的玉圭:

☚ 各种颜色的玉   美玉 ☛

珩héng

大佩最上部的横玉。通常作成拱形,两端或中间各钻一孔,下缀蠙珠、琚瑀、冲牙等物,上连挂钩,使用时悬挂在腰带之上,左右各一。《诗经·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玱葱珩。”《国语·晋语二》:“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不敢当公子,请纳之左右。”三国吴韦昭注:“珩,佩上饰也。珩形似磬而小。”汉张衡《思玄赋》:“杂伎艺以为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凡节:守国用玉……边戎用珩,战斗用璩。”

临淄商王墓地出土玉珩

珩hánɡ

(构词成分): ~ 齿 [- chǐ] gear honing;~ 床 [- chuánɡ] honing machine;~ 磨 [- mó] honing
另见 see also hénɡ 。


珩hénɡ

(古代佩玉上的横玉,形状像磬) the top gem of a girdle-pendant (as worn by aristocrats and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另见 see also hánɡ。

珩heng

top gem of a girdle-pendant (as worn by aristocrats and high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佩饰玉器。《说文》:“珩,佩上玉也,所以节行止也。”《正韵》:“佩,上珩下璜。”珩亦为璜属,出土东周璜形玉器有自名“珩”者。《国语·楚语下》记赵简子问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其为宝也。”可见楚之白珩闻名于世。或以长方玉𤨕为珩。

珩héng

10画 王部 〈书〉 佩玉上的横玉。

珩()


王浚妻華芳墓誌陰,晉
兄諱璣,字敬珩,前西安令。

元謐墓誌,北魏
白珩朱紱,委他有容。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祖席上稱珍,白珩非寶。

元鷙妃公孫甑生墓誌,東魏
白珩或毁,驪珠不固。
按: 行旁之“彳”訛作“人”。

杜延基妻薛瑶華墓誌,唐
英明相纉,璁珩代襲。
《説文》:“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从玉行聲。”

☚ 瓛   瑞 ☛

(héng)

佩玉有聲,以爲行節。
【按】段玉裁注:“珩,佩上玉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