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王洸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王洸1906—1979江苏武进人 王洸
王洸王洸与抗战时期的长江航政管理 胡 懿 档案史料与研究2000年2、3期 王洸1906——1979字道之,江蘇武進人,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 生。1919年在北京第七小學畢業,後入尚志中學,旋轉入師大附中。1924年入北京交通大學管理科。1926年11月,在北京政府交通部航政司任核算,旋升辦事員。1928年調任航政司科員。1931年7月,調漢口航政局第二科科長。1932年夏,回南京創辦《交通雜誌》。1934年7月,任國民政府國防設計委員會航政組主任研究員。1935年兼任軍事委員會交通研究所、國立重慶商船專科學校、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同年赴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船政。1937年春回國; 同年4月,任交通部航政司船舶科科長。1938年2月,調漢口航政局兼絞灘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1941年9月、改組爲長江區航政局,仍任局長,兼全國引水委員會漢宜湘區辦事處處長。並先後兼任軍事委員會船舶運輸司令部徵調處少將處長、四川省船舶總隊少將總隊長,交通部鋼骨水泥船試驗所主任,江西造船處處長,川江造船處處長,交通部造船處處長。1949年8月,調任交通部航政司司長。未幾去臺灣。1950年1月,兼任“交通部”路政司司長。1951年3月,任“交通部”設計委員會委員。1959年1月,任臺灣船業公司董事長。1962年發起創設臺灣航運協會,連任理事長。其間先後任臺灣海洋學院、成功大學、政工幹部學校、政治大學、私立銘傅女子商業專科學校、大同工學院及淡江文理學院等校教授,並兼任臺灣“國防研究院”,三軍大學、戰争學院、海軍學院、中正理工學院、“革命實踐研究院”講師。1972年與臺灣中國文化學院合作創辦航運碩士班。1979年9月3日病逝,終年73歲。著有《中國航業》、《水道運輸學》、《航政法規要義》、《船舶法譯論》、《最新海運學》、《航業經濟學》、《中國航業史》、《中國海港志》、《中國海港紀要》、《中華水運史》等。 王洸 王洸(1906~1979年) 江苏武进人,字道之。1919年就读于北京尚志中学,次年进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24年进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在校编辑出版季刊《苏光》。后改名为《交通经济汇刊》。王洸曾在该刊发表《海关兼管航政》等论文,主张海关停办航政,由交通部收回事权,在各港埠设立航政局接管其事。1931年,新的航政法规公布施行,海关停办航政,由交通部在上海、汉口、天津设立的航政局接管。王洸奉命赴汉口担任航政局第二科科长。1932年辞职,专门创办《交通杂志》,先后发表不少水运、铁路、邮政方面的学术论文,1934年,王奉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水运。1936年结业后,详细考察美国航业与港口,以后又赴西欧考察。 1937年4月, 王洸回交通部担任航政司船舶科长并兼任海事科长。1938年2月升任汉口航政局长,主管川鄂湘赣4省航政。9月,交通部接受王洸建议成立川江绞滩管理委员会,派王为主任委员。1939年11月,王洸奉派任柳州西江造船处处长。 ☚ 大陆解放初期的反封锁、反轰炸 与我国港口建立友好关系的外国港口 ☛ 王洸 王洸别号道之,江苏武进人,1906年7月7日生。1924年入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习。1926年任交通部航政司办事员。1928年6月升任航政司科员。1931年任汉口航政局第二科科长。1932年在南京创办《交通杂志》。1934年7月任国防设计委员会航政组主任研究员。1935年赴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交通管理科学习。毕业归国后,1937年任交通部航政司船舶科科长。1938年2月任汉口航政局长兼绞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1941年9月任长江区航政局长兼全国引水委员会汉宜湘区办事处处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船舶运输司令部少将征调处长、四川省船舶总队少将总队长、交通部川江造船处长、西江造船处长、钢管水泥船试验所主任、交通部造船处长。1949年8月任交通部航政司司长。同年去台湾,任 “交通部”船政司司长。1951年3月任 “交通部”设计委员会委员兼 “交通部”路政司司长。1959年1月任台湾航业公司董事长。1961年任台湾航运学会理事长。1968年辞职。1979年9月3日病逝于台北。著有交通海运方面的专著四十余种,主要有《实业计划论》《开国六十年交通史论》《海运学》《中国海港志》《航业经济学》 等。 ☚ 王洁 王兹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