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王引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王引之1766—1834年

字伯申。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 嘉庆间进士, 累官至工部尚书、 礼部尚书。 承袭父业, 奋斗几十年著成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此二书与其父 《广雅疏证》、 《读书杂志》 合称 “高邮王氏四种”。王氏父子在训诂学上的成就包括: (a) 以声音贯穿训诂, 探讨语言内部规律, 这是他们继往开来的最大成就。王念孙分古韵21部,运用声韵通转规律, 纯粹以语音为基准去探求语义, 将顾炎武以来因声求义的方法, 应用到语义学领域, 建立了关于意义形成的 “义类” 理论和意义变化的 “义通” 理论, 对词语孳乳规律和词义变化规律作了可贵的探索。 这一理论使传统训诂学由单科的研究进而为多科的综合运用, 从具体言语现象的训诂解释进入到语言内部规律的理论探索, 开创了我国语言学研究的新阶段。(b) 发明文辞条例之学, 探讨语法规律, 并用之为古籍校勘、 古书训诂服务。 如 《经义述闻》 有 “注释古书切忌增字解经” 例。 俞樾著 《古书疑义举例》 即受此启迪。 《经义述闻》 “终风且暴” 诸条下王念孙阐明意旨, 使许多古虚词被误解为实义者涣然冰释, 引之因此触类旁通, 作 《经传释词》。 (c) 成功地运用了以比较为根据, 以归纳为基础的重实证的研究方法, 从文字、 音韵、 语法、 典章制度等方面综合考察语言观象, 纷繁而有条理。 高邮王氏的训诂学是旧训诂学向新训诂学转变的开端。

王引之

王引之

(1766-1834年)清训诂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王念孙之子。嘉庆间考取进士,历任编修、侍讲、工部尚书。又担任过贵州、浙江等地乡试正考官、会试副考官、武会试正考官、国史馆副总裁。死后谥为“文简”。
王引之年少时从师学习经典,二十多岁入京从父学习,精通儒家经典及文字、音韵、训诂。著《经义述闻》三十二卷,对十一种经书和《国语》进行解释、校订。其中训释,大都述其父王念孙说,也有不少自己的考据;论述十分精审,备受学者称赞。又著《经传释词》十卷,搜集先秦、西汉古书中的虚字共一百六十个,说明用法,追溯来源,述其演变,对后世虚词词典的编写影响很大。
王引之治学能择善而从,不专守一家。“盖孰于汉学之门户,又不囿于汉学之藩篱。”擅长以声韵通训诂,而不拘字形,发明甚多。这种融会贯通的方法,是训诂学上的一大贡献。
王引之另著有《字典考证》三十六卷,校正《康熙字典》讹讹错落之处,共二千五百八十八条。又著《春秋名字解诂》二卷。其著作大都精审可信,谬误较少。

☚ 阮元   王筠 ☛

王引之公元1766——1834

字伯申,号曼卿。清江苏高邮县人。王念孙之子。嘉庆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简。曾师事阮元,承家学,对文字、音韵、训诂有精深研究,特别是对汉语虚词的研究,成绩尤著。人人习惯称其父子为“高邮王氏父子”。著有《经义述闻》、《春秋名字解诂》(或者作《周秦古字解诂》)、《经传释词》、《字典考证》等书,均存于世。《经义述闻》十五卷,对《诗》、《书》、《易》、《礼》、及《春秋》三传、《国语》诸书中的难词难句加以训释,杂有其父之说,多所创获。《经传释词》是本人研究成果,专论汉语虚词。所收周、秦、两汉古书中的160个虚词皆能溯其原始,明其流变,通其音声。其论多有根据,颇为后人推崇。

王引之

王引之1766—1834

清代著名训诂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1799) 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擢侍讲,累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简。能继承其父王念孙音韵训诂之学,并有所发明,“世称高邮王氏父子”。记其父平日所说,又触类推之,发明补正前人之说,释《易》、《尚书》、《毛诗》等12种,成《经义述闻》15卷。又积20年之功,博采众书,收西汉以前典籍中难解之虚词160个,撰成《经传释词》10卷。用训诂学的方法研究经传虚词,发疑纠谬,辨析精审,创获颇多,已初步具备了语法观念,对后世语法研究影响很大。另著有《字典考证》36卷、《春秋名字解诂》(一名 《周秦古字解诂》)2卷,均传于世。参见 “经传释词”。

☚ 刘淇   俞樾 ☛
王引之

167 王引之1766—1834

清代训诂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少受庭训,又师事阮元,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研究精深,与父王念孙世称“高邮王氏父子”。嘉庆二年 (1797) 编定 《经义述闻》 32卷,对 《诗》、《书》、《易》、《礼》及《春秋》三传、《国语》等书中的难词难句加以训释,以音求义,不拘形体,并据上下文校字释义,使所释“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其中用其说687条,占全书2045条的33%强。嘉庆三年(1798)撰成《经传释词》10卷,专论周、秦、两汉典籍中的虚词160个,能从语法意义上理解虚词,开拓了古汉语语法研究的天地。

☚ 阮元   江有诰 ☛

王引之1766—1834

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清乾嘉小学家、经学家、王念孙之子。少承家教,以父为师,精通文字声音训诂之学,世以王氏父子并称。主要著述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

王文简公遗文集/王文简公文集/王伯申文集补编

☚ 揅经室集   王文简公遗文集 ☛

王引之1766—1834

清著名训诂学家、考证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念孙子。嘉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继承念孙及戴东原之学,集考证学之大成,精博过其师。还长于音韵训诂之学,与念孙世称高邮王氏父子。著有《经传释词》、《经义述闻》。

王引之1766—1834

清文字学家。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乾嘉著名学者王念孙之子。嘉庆进士。历任学政、左副都御史、侍郎、尚书等。道光初,直隶(今河北)、山东蝗灾,疏言捕蝗十宜,以设厂收买为要,避免胥役借捕蝗取费和践踏禾苗,皆被采纳施行。八年(1828),受命详考《康熙字典》伪字,共校正二千五百八十八条,另辑考证十二册。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

王引之

(清·乾隆三十一年——道光十四年 1766~1834) 高郵人。字伯申,號曼卿。念孫子。嘉慶四年 (1799) 進士,累官工部尚書。卒謚文簡。承龔父學,深通聲音、文字、訓詁學,兼善篆書。著有 《經羲述聞》、《經傳釋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