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玉米干腐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玉米干腐病maize dry rot由狭壳柱孢和色二孢引起为害玉米地上部的一类真菌病害。在非洲、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罗马尼亚、意大利、法国、阿根廷、巴西、美国西部和南部等都有发生。该病曾使美国玉米产量损失30%~40%。1930年左右非洲的南罗得西亚种植的玉米,因该病每年损失15%以上。20世纪50年代,中国南起云南北至辽宁的8个省亦曾发现此病,其中以云南、贵州、辽宁等省为最普遍。 玉米干腐病stalk and ear rot of maize玉米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色二孢菌〔Diplodiazeae(Schw. )Lev. 〕、大孢色二孢菌(D. macrospora Earle)和干腐色二孢菌(D.frumenti Ell.et Ev.)。玉米全生育期均可被害,症状以果穗和茎秆最明显。果穗病粒暗褐色,无光泽,籽粒间、病穗与苞叶间均充满白色菌丝体,以致两者粘连,不易剥离。严重时籽粒基部以至全粒散布有白色菌丝体和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茎节间产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病斑,茎秆与叶鞘之间有白色菌丝体,后期病部亦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病茎秆易折断。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玉米抽丝前后遇潮湿条件有利发病。使用无病种子或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清除病残体,种植抗病品种可控制病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