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玄中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玄中寺

玄中寺

佛寺名。又名石壁寺。在山西交城县西北20里的石壁山中。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 (472)兴建,承明元年 (476)建成,名曰“石壁玄中寺”。由当时皇帝崇敬的被誉为“神鸾” 的净土宗创始人昙鸾大师主持,弘扬净土法门。隋末其弟子道绰,唐代善导继承净土宗,使其发展完善,成为佛教重要宗派之一。唐贞观年间重修寺院,曾一度改名石壁永宁禅寺。日本亲鸾信奉昙鸾的净土宗教义,创立净土真宗。故日本净土真宗尊昙鸾、道绰、善导为净土三祖,玄中寺为祖庭。至今前来朝拜的净土宗信徒络绎不绝。玄中寺占地6000平方米,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四周石壁陡峭,环境幽雅。现存主要建筑是在清代基础上修建的,有善法殿、万佛殿、千佛阁及东西配殿。殿内供奉木雕、彩塑、铜铸等各式佛像70余尊。还保存有北魏以来历代碑刻数通,十分珍贵。寺外东山上有一八角两层白色秋容塔,重檐迭涩,塔身挺拔秀丽,中空,里面供奉佛像。

☚ 少林寺   善化寺 ☛
玄中寺

玄中寺

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石壁山南。又名石壁寺。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原为佛教净土宗高僧昙鸾道场,名重一时,被誉为“神鸾”。唐贞观十五年(641),昙鸾再传弟子善导于此开创净土法门,重修寺院,更名石壁永宁禅寺,扬名国内,时称“甘露无碍义坛”,与长安灵威坛、洛阳会善坛并称我国佛教三大戒坛。后日本亲鸾上人接受昙鸾一脉净土宗教义,在本国创立净土真宗,以玄中寺为祖庭。寺依山而筑,坐北朝南,原有建筑多毁于兵火,20世纪50年代重修。寺院为五进殿阁,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万佛殿、善法殿、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天王殿修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寺内现存最早建筑,内有四大天王及弥勒佛像。大雄宝殿面阔5间,悬山式;殿前两侧有著名的唐“甘露文坛碑”和唐代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高氏所书“石壁寺铁弥勒佛像颂碑”,记有唐太宗李世民拜谒昙鸾弟子道绰之事;殿内有阿弥陀佛木刻像及明代画像。千佛阁3间,硬山式。万佛殿5间,9脊10兽歇山式。善法殿5间,5脊6兽悬山式。东西配殿各5间,飞檐斗栱,棂花装饰。大殿西建有祖堂,供奉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殿阁内有泥塑、木雕、铁铸佛像70余尊,造型生动,光彩夺目。寺周群山环绕,松柏苍翠,为我国风景幽雅的佛教圣地。金章宗完颜璟《游龙山》诗云:“嵯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金色界中兜率境,碧莲花里梵王宫。”龙山即石壁山。赵点留诗中也有“路折八九里,云藏四五峰。松萝深绝壁,殿阁倚晴空”句。玄中寺以其独特的地位,促进了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

☚ 2. 交城县   天宁寺 ☛
玄中寺

玄中寺

佛教寺院,位于山西交城县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因为四面石壁陡立,又名“石壁寺”。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之一。建于北魏延兴二年 (472),名僧昙鸾于寺中研习净土宗,被称为“神鸾”。隋末道绰、唐代善导相继主持此寺,基本完成净土宗系统。元代改称“永宁禅寺”。日本亲鸾接受昙鸾净土教义,建立净土真宗,该寺被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佛教徒同视为“祖庭”。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接引殿、菩萨殿、七佛殿和千佛阁等,为明清及现代重建。

☚ 玄奘   主教 ☛

玄中寺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寺院。位于山西省交城县城西北10千米石壁山中。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始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年),由被誉为“神鸾”的昙鸾大师住寺。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著名佛僧善导在此皈依净土法门。后日本亲鸾接受昙鸾一脉相传的净土宗教义,建立净土真宗。日本佛教徒视玄中寺为“祖庭”。主要殿堂有万佛殿、东西配殿、善法殿、千佛阁等。除千佛阁残存外,余皆毁于同治、光绪年间的大火。1955年重建了善法殿5间、万佛殿5间及东西配殿各5间。并修葺了千佛阁,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寺内殿阁内供木雕、泥塑、铁铸佛像共70多尊。寺东山巅两层八角白色秋容塔,迭涩重檐,砖座宝顶。中空置佛,塔身挺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