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国名。在今西印度群岛中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公元1498年哥伦布到达特立尼达岛,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781年被法国占领。1802年英国获得多巴哥岛。1899年两岛在行政上合为一体。1923年实行部分自治。1962年独立,1976年成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为英联邦成员国。首都西班牙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拉丁美洲国家。全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1962年独立,1976年改为共和国。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端,介于10°02′~11°21′N、60°30′~61°56′W之间,主要由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两个岛屿组成。面积5128km2,人口131万(1996)。首都西班牙港。1974年6月20日与中国建交。特立尼达岛面积4828km2,占全国总面积94%,属大陆岛。有3条大致东西走向的低山丘陵横贯全岛。阿里波山高940m,是全国最高峰。西南部有世界最大的沥青湖,面积约47hm2。多巴哥岛位于特立尼达岛东北32km处,面积300km2。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为20~30℃,年降水量1250~2000mm。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石油业。石油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3%,占财政收入的25%左右;产品出口占外汇总收入的70%左右。是西印度群岛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也是世界10大石油产品出口国之一。截至1999年初,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估计分别为5.5亿桶(不包括重油储量)和7646.4亿m3。1997年产石油约4600万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还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产地。特立尼达岛西南部的天然沥青湖,估计沥青储量1200万t。工业除石油开采和提炼外,还有建筑业和制造业。氨肥和甲醇出口居世界第2位。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近50%。1998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9.6%。全国可耕地约23万hm2。75%的食品靠进口。旅游业是第3大外汇来源。1996年游客达95.7万人次。岛内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原有175km铁路已停用)。1990年有公路总长8000km。水运主要靠海运,有西班牙港等4个港口。有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海运线。1990年总吞吐量为2058.3万t。特立尼达岛和多巴哥岛各有1座机场。1993年客运量138.9万人次。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96年全国有小学476所,小学生18.6万人;中学101所,中学生10.3万人;职业学校3所,学生4639人。还有1所西印度大学分校(圣·奥古斯汀学院)及1所东加勒比农学院、1所工学院和1所师范学院。成人文盲率为2.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拉丁美洲岛国。位于西印度群岛中小安的列斯群岛东南部,与委内瑞拉隔海相望。由特立尼达岛、多巴哥岛和附近小岛组成。面积5128平方公里。人口121.7万(1987年),黑人占43%,印度人占40%,余为混血种人、白人和华人等。英语为官方语言。首都西班牙港。境内多低山。热带雨林气候。富石油,有世界著名的天然沥青湖。森林约占领土面积的一半。自16世纪起,两岛为西、荷、法、英等国长期争夺。19世纪初沦为英国殖民地。1962年独立。人均国民总产值居加勒比海国家前列。工业以石油开采和提炼为主。农业主产甘蔗、可可、咖啡、水果和谷物。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西印度群岛中岛国,1962年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面积5128平方千米,人口122.7万(1990年),兵力2650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面积5128平方公里。人口116.8万。黑人占42.8%,印度人占40.1%,混血种人占14.2%,还有少量白人和华人。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34%信奉天主教,25%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25%信奉印度教,6%信奉伊斯兰教。首都在西班牙港。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的东南端,在委内瑞拉岸外。特立尼达岛为南美大陆的延伸。岛上有三座平行的东北至西南走向山脉,山脉之间为平原,沿海多沼泽地。多巴哥岛位于特立尼达岛东北33公里处,中部和东部多山。属热带雨林气候。1~5月为旱季,6~12月为雨季。气温在20~3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毫米。 ☚ 特古西加尔巴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nidad and Tobago全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西印度群岛发展中国家,实行政府对某些企业进行管理和参与,对部分企业实行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其国土面积5100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131万(1998年),首都西班牙港,货币名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加勒比地区惟一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素称“加勒比海的石油王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7.9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约合49亿美元),人均3960美元。石油业是其经济支柱。但该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70年代的50%下降到1987年的23%。国内有2家大型石油冶炼厂。80年代末,政府投资8700万美元,对石油冶炼业进行技术更新。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用于工业部门、发电和冶炼石油。位于特立尼达岛上拉布里亚附近的天然气储量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发展较快,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9.3%(1988年)。工业产品除替代进口外,还出口到其他加勒比国家和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利萨斯工业区内的重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区内有较大规模的石油化工厂和钢铁厂等。农业比较落后,1988年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主要农产品是甘蔗、咖啡和可可。旅游业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仅次于石油出口和海外投资利润)。每年接待的游客约为20万人。出口商品除石油和天然气以外,还有装配加工后的制成品和蔗糖。主要进口商品是日用消费品、中间产品、原料和生产资料。美国及加勒比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国是主要贸易伙伴。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58.3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430美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