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焊接作业劳动卫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焊接作业劳动卫生 焊接作业劳动卫生焊接是工业中最广泛应用的工艺之一,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部门,尤其在造船、锅炉、机械制造、桥梁、化工设备、建筑、车辆制造等行业。焊接工艺种类很多,其有害因素亦异,不仅有物理性有害因素,更重要的是有毒烟尘可对焊工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电焊烟尘主要化学成分(%)
氧化锰为电焊烟尘中重要毒物,其含量取决于焊条药皮含锰量,一般占烟尘总量的5~20%,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化锰可引起锰中毒。由于目前用含锰量低的焊条代替含锰量高的铁锰型焊条,电焊工发生锰中毒已属少见。氟化物主要存在于低氢型焊条的烟尘中,以可溶性氟化钠和氟化钾危害较大,可引起焊工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甚至轻度慢性氟中毒。使用碱性低氢型焊条、锰焊条及钢焊条时,所产生的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烟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尤其在氟化钠、氟化钾烟尘并存时,可促使其发生。 不锈钢含有铬和镍,不锈钢电弧焊接时产生的烟尘经Ames试验(TA100、TA98菌株) 证实具有致突变性,因此不锈钢弧焊烟尘应减低到最低限度。 在焊接电弧高温下产生的O3、NO、NO2及CO等有害气体可引起焊工头晕、头痛、疲劳无力等神经衰弱综合征及咽痛、咳嗽、胸闷等呼吸道慢性炎症。在窄小通风不良处用炭棒作电弧焊曾引起CO急性中毒。 电焊时温度达2000~6000℃。氩弧焊可达6000~8000℃或更高,等离子焊可达15000~33000℃。因此可产生很强的中、短波紫外线辐射 (波长200~290nm),若防护不好,可引起焊工急性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红斑反应。 氩弧焊接、等离子焊接工艺使用含1~2.5%氧化钍钨棒和金属钍,在通风良好的作业点工人呼吸带钍尘和氡、钍浓度及作业场所的α表面沾染与γ射线剂量一般均低于容许标准。 手工钨极氩弧焊、等离子焊时应用高频振荡器起弧和稳弧。起弧时身体各部位磁场强度可达66~100v/m,但因每次起弧仅2~3秒,一个工作日内累积起弧时间一般仅10~15min,故高频影响甚小。 等离子喷焊时,离子流以高速从枪体喷出,产生频率在1000Hz以上的较强噪声[90~123dB(A)]。 此外焊接时炽热的金属颗粒或溶渣飞溅可引起皮肤灼伤,电焊设备故障可致电击伤。夏季在窄小通风不良处电焊时可引起中暑。 预防可用半自动、自动焊接代替手工焊接。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我国1975年已研制出116低尘低毒碱性焊条。焊接作业点应装设固定式或移动式局部通风除尘装置,风速可控制在1m/s,使之既能排烟又不影响焊接质量。此外,尚可使用送风面罩或防尘面罩。氩弧焊和等离子焊除应对弧区实行密闭,通风净化,消除放射性物质和烟气外,其作业场所应坚持采用湿式清扫,饭前肥皂洗手。高频电磁场可按高频屏蔽方法防护。焊工和辅助工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穿白色防护服、绝缘胶鞋。焊接工人每年应体检一次,凡有精神、神经、肝、肾、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者不宜从事焊接作业。 ☚ 机械制造工业劳动卫生 电镀作业劳动卫生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