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操作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操作主义 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一个流派。 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布里奇曼。操作主义(Operationalism)是逻辑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它的许多观点与逻辑经验主义相似,但又接受了实用主义的工具主义的影响,体现了逻辑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合流的趋势,它成为由逻辑经验主义转向逻辑实用主义的中间形态。从科学背景来看,操作主义是歪曲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成果的产物。本世纪初,随著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经典物理学的许多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适应于说明某些新的物理现象。这就提出了重新考察物理思想的基础、解释现代物理学新概念的任务。 在此背景下,布里奇曼提出了操作主义哲学。操作主义的核心就是“操作分析”或“操作”。 操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操作指的是“实验操作”,包括“仪器操作”和“工具操作”,但操作主义把感觉器官也看作仪器,把主观感觉活动也看作基本的操作活动,这就把客观的实验活动归结为主观感觉经验。 广义的操作除了“实验操作”外,还包括“智力操作”或“精神操作”,如“纸与笔的操作”和“语言操作”等。在操作主义看来,科学的任何概念只有借助于检验这个概念时所采用的操作才能确定,概念要与一系列操作相适应,并由操作来定义;凡与操作无关的,或不能进行操作分析的都是没有意义的。 例如,关于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便是无意义的形而上学问题。操作主义标榜走超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条哲学道路”,是“科学的哲学”。但是,它把操作活动理解为纯粹是人的行为,把物看作是操作的总和,否认操作活动的客观内容,否认物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把承认外部世界存在当作一种“常识”观点,这实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操作主义者坚持实用主义的工具主义观点,认为真理和“效用”是一回事,科学理论不过是方便的手段或工具,这就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以及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陷入相对主义。 操作主义对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各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