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灭鼠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灭鼠节 灭鼠节苗族节日传说。流传于贵州镇远一带。相传古时有位名叫龙够乐的先民,勤劳度日。有一年遇到灾荒,全家人以蕨粑充饥。冬月底,龙够乐家舂了五升糯米,留着过年吃。不料在冬月三十晚上,群鼠兴风作浪,把他家仅有的五升糯米输得精光。次日,龙够乐发现老鼠偷米,便全家出动,沿着地上的痕迹追踪捕鼠,以火熏、铲破鼠洞等办法,一举消灭了大批老鼠。腊月初一晚上,龙够乐一家以鼠肉为佳肴,用扫回散失在地上的糯米煮成米饭,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从此,龙够乐一家把腊月初一定为“灭鼠节”,世传至今。 ☚ 苗年 彝族传说 ☛ 灭鼠节 373 灭鼠节贵州镇远、施秉、黄平一带苗族的传统节日,指阴历十二月初一日。苗语叫“郎爵勒”,意为“吃老鼠肉过年”。每年入冬后,当地苗族人便开始在田间捕鼠,将鼠去肠洗净放在灶火上熏烤,于过节时吃;没捕得老鼠的人家则用糯米面做成两只“面鼠”,过油食用。相传,古代一龙姓苗民逃荒至黄平,家中仅有的五升糯米被老鼠偷光。龙家掘开鼠洞,捕鼠百余只,取回剩米,十二月初一全家用鼠肉为晚饭。此后,相沿成俗,演为节日。 ☚ 吃新节 祭鼓节 ☛ 灭鼠节 灭鼠节瑶族、土家族灭鼠习俗,流行于城步、洞口、湘西等地。夏历九月二十八日,城步瑶胞早餐必食老鼠肉。谁家鼠肉最多,就预兆他家来年五谷丰收。因为家家吃鼠肉,所以俗称 “过老鼠年”。食前,先用鼠肉敬盘王和五谷大神,然后全家蹲在地上吃。此俗来源,传说古时瑶家刚学种植时,不会管理,谷子结得多,收得少。瑶民便向先祖盘王请教。盘王说: 老鼠是五谷大神的对头,只有消灭老鼠,五谷大神才能赐给丰收。瑶家便在谷子成熟季节大举捉鼠,约定九月二十八日一起行动,相沿成习,形成 “灭鼠节”。洞口雷、兰两姓瑶胞于夏历十一月十一日过老鼠年。过去,这天家里不留客人,鼠肉只许家人享用,外人不得共餐。其来源传说是: 古时瑶胞于一次逃难中,又累又饿,没有粮食,后打得老鼠果腹,得以渡过难关。此日为夏历十一月十一日,以后便于此日吃鼠肉,相沿至今。湘西部分土家村寨以腊月初一为灭鼠节。每年入冬时,土家农民便开始在房屋内安踏板打鼠,在田头地角挖鼠洞捕鼠。捕到后,剥去皮,开膛去肠杂洗净,挂在灶上薰烤,留待过灭鼠节时食用。灭鼠节时家家要吃鼠肉,实在没有打到的,也要用面粉做成鼠形,用油炸黄代用。传说土家祖先向东山领着一家人辛苦耕作,所产粮食被老鼠偷光。向东山于腊月初一,发动家人捕鼠杀鼠,挖鼠洞找回粮食,吃鼠肉和鼠洞粮食,得以过冬。以后每年如此,形成灭鼠节。 ☚ 古尔邦节 打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