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潮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潮剧

潮剧

戏曲剧种。在广东潮安、汕头一带和福建南部、台湾等地流行。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亦时有演出。明中叶已形成,当时叫“潮调”,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嘉靖年间已有剧本流传,现存有嘉靖刻本《荔镜记》。音乐唱腔以联曲体为主,也吸收板腔体的上下句式;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唱法,但也不断融会入当地的大锣鼓音乐、庙堂音乐和民歌小调。表演艺术以丑、旦两行较为丰富。

☚ 粤剧   莆仙戏 ☛
潮剧

潮剧

明代中叶宋元南戏流传潮州一带后地方化而形成的多声腔戏曲剧种。又称“潮州戏”、“潮音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潮州、福建南部、台湾、香港与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所用声腔包括昆山腔、弋阳腔、西秦腔、皮簧腔和一部分民间音乐唱腔,对广东、福建的正字戏、白字戏、芗剧、歌仔剧都有较大影响,并促进了它们的形成与发展。曲式结构为联曲体与板腔体相结合。以轻柔抒情见长。乐调有轻三、重六、活五等,板式富于变化。脚色行当分工细致,生、旦、净、丑各有细分。丑脚达十种之多。并以丑、旦擅长。传统剧目达1200多种,大量的保存着南戏传奇的一些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琵琶记》、《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白兔记》、《珍珠记》、《渔家乐》等,新编现代剧有《江姐》、《海滨风潮》、《彭湃》等。

☚ 粤剧   正字戏 ☛

潮剧

戏曲剧种。又名“潮州戏”,用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省等地。历史悠久,明中叶已形成,明嘉靖十四年(1535)《广东通志》初稿中,已有“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记载,当时叫作“潮调”或“潮州白字戏”。潮剧是海盐、余姚、弋阳、昆山诸腔同时流行于一地与当地语言融合所形成的剧种,唱腔以曲联体为主,同时吸收了板腔体的上、下句式,仍保留有“一唱众和”及帮唱形式,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板式灵活,一曲可以有[头板]、[二板]等不同变奏,打击乐分为“大锣戏”、“苏锣戏”不同组合,伴奏乐曲有400多种。潮剧传统剧目有《荔镜记》、《苏六娘》等1200多个,分为南戏、杂剧与取自不同题材编写剧目2大类。

潮剧

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潮剧历史悠久,属元明南戏的一支,在明代称为潮腔、潮调。明代弋阳、昆山等腔流播潮州,清代西秦戏、外江戏(以二黄西皮为主)也在潮州演出,潮剧兼收弋、昆、梆、黄和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说唱、歌舞,深化成具有潮州乡土特色的地方戏曲。
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龙井渡头》等。
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连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剧在国内主要流布在广东、福建闽南南潮语区,也流行于香港和台湾。潮剧著名演员有:谢大月、芦吟词、谢吟、杨其国、陈华、黄玉斗、洪妙、郭石梅、蔡锦坤、李有存、姚璇秋、范泽华、吴丽君、张长城、黄瑞英、叶清发等。

☚ 南音   龙舟歌 ☛
潮剧

潮剧

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等,用潮州方言演唱,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明代称为潮腔、潮调。嘉靖十四年 (1535年) 《广东通志》初稿记载:“潮俗多以乡音搬演戏文”,“屡行禁约”不止。现在尚存明代嘉靖丙寅年 (1566年) 刊刻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全集》等保存了大量的戏文。潮剧兼收弋阳、昆曲、梆子等和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说唱、歌舞,融化成具有潮州乡土特色的地方戏曲。其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最初的生、旦、净、丑、外、贴、末发展到后来的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服装、穿戴、布景、道具也注重乡土风味,多用潮绣、画屏、纱灯、剪纸、抽纱等精巧工艺。

☚ 粤剧   雷剧 ☛
潮剧

潮剧

流行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和台湾等地。用潮州方言演唱,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潮剧从宋、元南戏衍变而来,明朝中叶正式形成自己的风格。音乐唱腔是以曲牌联缀为主的曲牌体,也吸收板腔体的上下句式,有一唱众和(帮腔)及二、三人以上合唱一曲或尾曲的形式。曲调有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五调、反线调和轻重三六调之分,能表达各种复杂感情。传统剧目分为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取材于地方事迹、民间传说的剧目。根据乐器的不同,又分大锣鼓、小锣鼓、苏锣戏三种,其中以大锣鼓较为古老。潮剧行当齐全,表演艺术尤以丑、旦两行为丰富,讲究细腻而不繁琐,洗练而不粗率,抒情气氛浓厚,又富于乡土生活气息。

☚ 粤剧   广东汉剧 ☛

潮剧chao ju

Chaozhou opera(popular in eastern Guangdong,Souther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

潮剧chao ju

Chao oper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