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知识启蒙教育xingzhishi qimeng jiaoyu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性知识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儿童性教育的启蒙老师。家庭性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❶使儿童顺利的完成“性别化”的过程:婴儿一出生,一眼就可以辨出是男是女,这是生物学上的差别,称为“性”。而一个人认为自己是男人还是女人,即 “性自认”,或称“性别同一性”,并不都与“性”一致,有极少数的人,在身体发育上明明是正常的男性或女性,却强烈、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异性,并按异性的气质、动作、习惯、服装等去生活,形成“性自认倒错”的现象,这是一种性心理变态,也是产生“同性恋”的温床。产生性心理变态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孩童时期家庭环境特别是家长的养育态度所打下的烙印,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原来,婴儿出生后有个“性别化”的过程,即发展一种适合于文化所要求的,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和个性。“性别化”的关键时期在5岁以前,一般到了5岁,小孩就已经形成稳定、清楚的“性自认”,知道自己的“性角色”了。有的父母偏爱男孩或女孩,有意把孩子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大人导演的是“假戏”,孩子却是“真作”,久而久之,从他们的外表到内心世界都进入异性的角色,孩子的“性自认”意识被扭曲,待他们长大后发生性心理变态就不足为奇了。正确的性知识启蒙教育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如在着装、发型、玩具等方面,要有鲜明的性别差异,使儿童有正确的“性自认”。
❷让儿童不觉得性器官神秘:当孩子能听懂语言时,可通过画册、讲故事等去引导孩子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现象。利用洗澡等机会,很自然的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生殖器官与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并不神秘。
❸爽快、正确的回答儿童有关性方面的疑问:诸如“我是怎样来的?”这是小孩爱问的问题,不应该顺口一答:“你是捡来的”,或给予斥责:“羞死了,真不要脸”。错误的回答会强化儿童对“性”的神秘感。
❹正确对待儿童摆弄、抚摸性器官的问题:小男孩偶尔摆弄“雀雀”玩,家长或教师可以很自然的用玩具、游戏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责骂、羞辱都是不对的,如果横加干涉,不但防止不了,还会加重儿童心理上的性压抑,使性心理的发育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