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溶菌酶测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溶菌酶测定

溶菌酶测定

溶菌酶又名胞壁酶(muramidase)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因素,由Fleming于1922年从鸡卵白中分离发现。人体各种脏器、血液、泪液、痰液和鼻涕中,均含有溶菌酶,其中以泪液的含量为最高,约为血清含量的100~150倍。血清中溶菌酶主要来自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唾液中含量很少,不易测出。正常人尿中含量也极低。溶菌酶能促使许多微生物解体,主要作用于构成细胞膜的多糖1,4糖苷键,因而增高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壁遭到破裂。革兰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是由脂蛋白的外层与脂多糖的内层组成,因而革兰阴性细菌对溶菌酶不敏感。目前已知溶菌酶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气性坏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均有溶菌或抑制生长的作用。在结膜、角膜以及口腔、气管、喉腔、鼻腔的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溶菌酶的作用最为明显,对防止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组织感染,有重要的屏障作用。
体液或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活性,可通过它对指定敏感菌株的溶解作用进行测定。检查方法有两类。较早是用光度法,将检品与菌液混合,用光度计观察在一定时间内浊度消失率来表示;另一类方法是琼脂平板法,将混有菌液的琼脂凝胶制成平板并打孔,把检品放在孔内,经一定时间后,测量溶菌环的直径。两者均需用溶菌酶纯品制出标准曲线进行比较。
溶菌酶的正常值,由于试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有差别。用光度法检查,血清中含量为5~10μg/ml;用琼脂平板法为24~56μg/ml。正常人的尿中通常测不出溶菌酶。
肾移植病人定期检测血清与尿中溶菌酶活性,可预测排异反应。如能除外感染,活性增高常表示有排异反应的发生。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血清及尿中溶菌酶含量均显著增高,病情缓解后,可降至接近正常,如再发,可复升。急性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轻度或中度升高,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升高。泌尿系感染时尿中溶菌酶含量可升高,治愈后可消失,故可作为早期诊断尿路感染的参考。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痰中溶菌酶含量常低于正常。

☚ 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铜氧化酶测定 ☛
000153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