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湘西会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又称芷江战役或湘西战役。因日军进攻芷江时战斗主要集中在雪峰山地区,故又称为雪峰山战役。
 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虽然摧毁了衡阳、桂林、柳州等地中美空军机场,但并没有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中美空军的轰炸能力。相反,中美空军在华的优势却越来越明显。1945年初,中美空军仍以湖北的老河口(豫鄂边境)和湖南的芷江(湘黔边界)两机场为前沿基地,频频向沦陷区日军的主要交通干线华北、华中铁路、公路以及长江、湘江、西江等水路进行猛烈轰炸。中美空军的不断轰炸,对日军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当时的情形,正如一些报纸所指出的那样:“拿去年日寇一度陶醉的打通大陆交通干线来说, 日寇以湘桂铁路北承粤汉、平汉等铁路,南接越南以后,究竟有多大的收获呢?地图上日寇的确从泰越到中国东北画上了一条红线,实际上这条红线上天天在冒火光!中美空军的活跃,给日寇这条大陆干线减了成色。”①
 早在1945年初, 日本大本营就开始着手中国大陆尤其是“满洲决战”计划,为此,他们下达了“加强战略的重点应保持在华中”,“极力防止中美空军活动”以及加强华北、满洲兵力等行动纲要。根据大本营的命令,冈村宁次决定在华南除留一部兵力驻守香港、广州外,其余部队全部调往南京,将原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的第三、十三、三十四、二十七等师团“调任华北待机”②。
 然而,中美空军活动频繁,其前沿基地老河口与芷江机场对日军收缩和撤退兵力都构成了极大的妨碍。为了保证华北、华中、华南铁路、公路、水路等沿线交通不被中美空军切断,保证由南向北战略收缩的成功和撤退的安全,日军必须攻占和摧毁中美空军老河口和芷江两个机场。
 担任芷江方面作战的日军,是新编成的第六方面军。这次进攻芷江,即由日第二十军担任主攻。日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良接到攻占芷江机场的命令后,于1945年3月下旬开始修筑衡(阳)邵(阳)、(湘)潭、邵(阳)公路,并将大批粮食弹药及其他军需品积聚于邵阳附近地区,同时抓紧赶制作战计划。坂西一良的作战设想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以一部兵力由新化和新宁方面进攻,以主力由宝庆(即邵阳)—洞口—安江(今黔阳)沿线以北地区进攻,预期将中国军队主力包围在洞口、武冈地区,或者捕捉于沅江以东地区加以歼灭;第二步,歼灭沅江以东中国军队主力后,立即向芷江方面突进,占领该地并摧毁机场。
 预定参加湘西芷江方面作战的国民党军主力为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进行策应。当时军委会和陆军总部对敌情判断为粤汉湘桂两路之敌有抽集三个师团以上兵力分路会犯芷江要地,以排除其大陆交通线及空中威胁之企图;判断敌主力进犯方向推算最大者为宝庆永丰(今双峰)一线沿宝(庆)榆(树湾——今怀化市)公路及其以北地区公路窜犯芷江辰溪。根据这种判断,军委会命令第四方面军主力集结武冈、新化间地区与敌决战;第三方面军阻止黔桂路及桂穗路,使主力决战有利,另以新六军空运芷江作总预备队,将日军消灭在武冈新化地区。第四方面军司令王耀武,根据军委会的意图,决定以第七十四军、一○○军从正面阻击日军,另以第十八军、七十三军向日军两侧后攻击,将日军包围在武冈、新化之间的雪峰山区。王耀武所辖四个军,除第一○○军只有三分之一的美械装备外,其余三个军已全部实现美械化。当时第四方面军司令部驻湘西地区,第七十四军(军长施中诚,辖第五十一、五十七、五十八师)驻武冈;第一○○军(军长李天霞,辖暂十九、六十三、七十五师)驻洞口;第十八军(军长胡廉,辖十一、十八、一一八师)驻沅陵辰溪附近;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辖十五、七十七、暂五师)驻溆浦、新化。另有第二十六军驻湘西参战。战役开始前,王耀武考虑到决战主要将在雪峰山中南部地区进行,因而特令第五十八师派出二十余人组成的勘察组在武冈、洞口、绥宁所在地段的雪峰山区考察一星期,除修正了五万分之一比例的军用地图外,还对该地区各要隘、通路、制高点以及特殊地物,亦作了详细记录。尤其对武冈县属的泡洞一雪峰山两主峰之间一条长约二十里的山谷进行全面调查,为战役的展开作好了准备。
 1945年4月15日,日军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良在邵阳指挥所指挥关根、重广两支队(各约一个旅团的兵力)和第一一六师团,分三路向芷江方面进攻。日军分别从新化、邵阳、东安三个据点出发,均由东向西指向芷江。坂西一良以第一一六师团作为中路进攻主力,从邵阳正面向前逼进;以关根支队作为左翼;重广支队作为右翼,分别从西南和东北两面迂回,企图包围第四方面军,并将其歼灭在沅江以东雪峰山区。王耀武根据日军的进攻方向,决定在日军进攻初期阶段实行逐步抵抗,将日军诱至武冈、新化间雪峰山区后再对日军实行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
 4月15日夜晚,日军关根支队从东安出发,以一部从正面进攻,一部从左侧迂回,向新宁守军阵地包抄过来。新宁守军稍事抵抗后即于17日撤出新宁县城。占领新宁后,关根支队根据坂西一良的部署,准备从雪峰山西南面配合第一一六师团形成包围圈。因而,支队长关根命令其主力第二一七联队向武冈西北的瓦屋塘突进,袭击第五十八师背后,另令第一一七独立大队向武冈正面行牵制性攻击。20日,第一一七大队到达武冈附近,被第五十八师一部阻止。26日,关根命令第一一七大队攻占武冈、第二一七联队攻占瓦屋塘,但在第五十八师的坚强反击下,均无法进展。
 日军重广支队于4月15日夜晚从新化西下,以主力沿公路进攻洋溪。守备洋溪附近的第七十三军,利用有利地形对日军进行抵抗。23日,日军一中队百余人企图乘隙潜入第七十三军阵地,结果被包围全歼。29日,重广支队到达洋溪桥。后经第七十三军反攻,重广支队伤亡较大,其攻势受阻。
 日军主力第一一六师团,在师团长内田元之助指挥下,从邵阳分三股向西第七十四军、第一○○军阵地进攻。第七十四、一○○军按计划实行逐步抵抗,将日军诱向雪峰山区。 日第一一六师团左路为第一二○联队,攻击目标指向洞口。经十余天战斗,于26日到达洞口附近,此后在第五十八师阻止下,无力前进。中路为第一三三联队,是日一一六师团的进攻主力,目标指向洞口。在第五十七师和暂六师的打击下,前进亦十分困难。右路为日一一六师团的第一○九联队。经十余天后到达放洞附近,受到第五十一师的猛烈阻击。
 经过半个月的进攻, 日主力第一一六师团从中间正面前抵洞口、江口、放洞一线,已经深入一百五十里,到达雪峰山中南部地区。第七十四、第一○○军按计划开始进行猛烈阻击。日一一六师团前进困难。此时,配合第一一六师团在两侧迂回包围的关根、重广支队却被分割阻击,远远落在第一一六师团的后面,第一一六师团已成为孤军深入之敌。根据日军主力已被诱至预定新化武冈间雪峰山地的情况,军委会和陆军总司令部决定开始对日军进行反包围,命令第十八军火速南下,另令第九十四军主力由湘黔边境向武冈地区急进加入战斗,新六军在芷江整备待命,限以上各军于5月初到达指定地点,配合王耀武部夹击日军。
 5月初,第十八、九十四军、新六军分别按要求到达湘西地区集结待命。5月6日,王耀武下达对日军进行包围作战命令:一、当面之敌,经我各部坚强阻击,伤亡甚重,其攻势已呈顿挫。二、为歼灭当面之敌,方面军决定全面转移攻势,置主决战于两翼,压迫敌人于雪峰山东麓捕捉歼灭之。第三方面军之第九十四军,主力击灭城步以北地区之敌,进出于武冈附近,准备协同本方面军,担任安(江)宝(庆)公路以南地区之作战。三、第七十六军除于武冈、唐家坊、瓦屋塘各据点任一部守备外,其余即由唐家坊、瓦屋塘、金屋塘之线,重点保持于右,攻击当面之敌。奏功后进出于武冈、水浸坪、邓家铺、粟山铺之线,第一日统制线预定为山口桥、城口冲、花园市、桥当头之线。攻击前进时,须组派右侧支队,妥与第九十四军联络。四、新编第六军应即推进至江口附近就攻击准备位置,逐次攻击坪江、下查坪及洞口附近之敌,奏功后进出于斜崔塘、夹水江、菱角田之线,尔后整顿态势,待命机动。第一日统制线预定为高坪塘、百家坡、新桥、拉水冲之线。五、第一○○军务迅速肃清放洞附近之敌,尔后协力新编第六军,重点保持于右,攻击当面之敌,奏功后进出于天台界、拉水冲、月塘山、菱角田之线。六、第十八军即集结于小沙江、隆回司、黄泥井间地区,重点保持于右,攻击当面之敌,奏功后进出于新屋冲、黄桥铺、易家桥之线。第一日统制线预定为山门、水西桥、飞峨潭之线。七、第七十三军以主力迅速击灭洋溪附近之敌,以有力一部即集结于大桥边,重点保持于右,向滩头、巨口铺等处之敌攻击,奏功后进出于桃花坪、岩口铺、石马江之线,掩护方面军主力左侧背之安全,并派小部队向永丰、湘乡之敌佯攻,第一日统制线预定为岩口、孤桥、田心、小溪市之线。另令第十三师为预备队,机动使用,准备全歼进犯芷江日军。③
 当王耀武部正准备全力向日军进行包围的时候, 日军内部对芷江作战是否还要进行下去产生了严重分歧。早在4月26日, 日军情报机关侦察到新六军空运芷江参战的消息后, 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即已感到形势十分严峻,如不慎重指导,恐要陷入危境。中国派遣军总部也讨论了芷江方面的作战情况,认为根据第二十军的作战进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到达芷江。为了指挥下一步行动,冈村宁次特派其总参谋长小林中将赴邵阳实地观察。5月1日,小林到达衡阳以后因飞机出了故障,邵阳没有去成,于是改派第六方面军作战参谋中村前往邵阳。中村当时带给坂西一良的指示是:第二十军如进至沅江,即止于该线;如果到达沅江亦有困难,即不再深入。但是,坂西一良在5月3日却向冈部提出要求,申请增加二至三个师团,对中国野战军进行有力打击。冈部不同意坂西一良的要求。冈部认为,增加兵力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要影响派遣军总部的整个战略收缩计划。然而,冈村宁次却想采纳第二十军的意见,并要派遣军总部主任作战参谋宫崎制定作战计划。后来宫崎研究的结果,认为如果采用第二十军意见的话,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来衡量,至少需要七个师以上的兵力,而且要到7月上旬才能从宝庆以西地区采取攻势,达到在沅江以东地区捕捉消灭中国军队的目的。如果这样做,将会迫使派遣军进行预想不到的决战,并将使对美备战与大本营全面作战指导带来莫大的障碍。因此,宫崎劝告冈村宁次不宜采用第二十军的意见,而应中止芷江作战。参谋长小林于5月7日回到南京,并与其同行的派遣军总部作战课长西浦,一起劝告冈村宁次停止芷江作战。于是,冈村宁次决定放弃采纳坂西一良意见的想法,准备撤出战斗。④
 日军进入雪峰山区后,因地形险阻,其第一一六师团的三个联队和关根支队均被第四方面军分割隔离,其中放洞附近的第一○九联队已被第五十一、六十三、十九等三个师包围起来。5月8日,第七十四、一○○两军地面部队和中美空军紧密配合,对日第一○九联队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势。5月9日,日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良接到停止作战、撤出战斗的命令。坂西当即决定,向邵阳方面退却。经过9、10两天战斗,第一○九联队死伤惨重,无法突围。 日第一一六师团师团长内田园之助在11日决定以第一三三联队前往解救。但是,到13日, 日第一○九联队仍不能摆脱困境,不仅伤亡很大,而且弹尽粮绝,其士兵只能以野菜和水充饥,这是日军侵华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惨状。内田园之助得知此情后,决心率师团所有部队前往救援。14日,日第一○九联队在雪峰山东麓一条狭窄的山谷——马胫骨内继续遭到第四方面军三个师的沉重打击,加上空中的不停轰炸,已经陷于绝境。此时, 日第一○九联队炮兵大队长在阵地上请求就地死拼;步兵大队长杉田向联队长泷寺发出了诀别电报,烧掉了密码,准备全体一起死在阵地上;一部分日军伤兵为了不影响整个部队行动,也纷纷自杀。前来解救第一○九联队脱险的第一三三、一二○联队,到达山门和石下江后,中国第四方面军的第十一、一一八、五十七、一九三等四个师亦分头赶来增援,并对其形成包围。为了摆脱被歼灭的厄运, 日第一一六师团师团长内田园之助对各联队长下达了决死的命令。命令说:“兵团目前面临着退却作战的严重局面,各队如今只有各自痛击当面之敌,杀开血路,此外别无良策。”⑤14日下午5点20分,内田指挥各部集中力量,抛弃一切不必要的东西,“携带可能携带的伤病员,”⑥向山门、石下江守军阵地猛突。15日,经拼死战斗,日一一六师团终于在当晚突破山门窄路口,与在狭谷内的第一○九联队幸存者会合。
 16日,王耀武命令各部继续咬住日军,务必将日军捕捉和消灭在雪峰山东麓地区。16日晨,暂编第六师师长赵季平指挥该师第三团迂回到破塘南面的岩山,阻击日军退路。 日第一一六师团将师团直属队编组成一个司令部大队,向第三团阵地进攻,结果伤亡惨重,经一天战斗后, 日司令部大队各中队仅剩下突击兵二十余名。17日,中美空军飞机三十余架猛烈轰炸日军阵地,并空投大量凝固汽油弹,日第一一六师团阵地混乱不堪。18日,日第一二○联队在前面开路,第一○九联队残存兵在后跟进。但到达岩山阵地时,受到暂六师的猛烈阻击。日第一○九联队第一大队被围歼,大队长饭岛亦被击毙。跟在第一二○联队后面突围的日第一一六师团师团部,在桃花坪受到守军一个营的袭击,伤亡重大。20日,日第一一六师团突出包围圈在和尚桥集结,该方面战斗逐渐趋于平静。
 当日第一一六师团被围时, 日第四十七师团(重广支队为其中一部)主力到达战场,坂西一良当即令其向雪峰山东麓前进,协助第一一六师团突围;同时,坂西一良另令在桂林、全州方面的日第三十四师团向新宁开进,掩护第一一六师团脱离战场。当第四十七、三十四两师团到达战场时,战斗已近尾声,因而伤亡不大。但属于第四十七师团编制的重广支队和第三十四师团编制的关根支队则有较大伤亡。关根支队在撤退中伤亡近两千人,重广支队死伤亦较惨重。⑥
 6月1日, 日军全部退出战场。7日,双方恢复战前状态。湘西会战, 日军参战人数前后共计约七万余人,国民党军直接参战人数约为六个军十一个师,大约近二十万人。按国民党官方公布的材料,在此次战役中, 日军伤亡两万余人,国民党军伤亡一万九千余人。⑦
 湘西会战的胜利,被美国《纽约日报》视为是“1937年亚洲战争发生以来,华军首次以其与敌同等武器在国内与日军作战。在空军密切掩护下,具有优良装备之华军,现已粉碎日军进犯重庆东南250英里芷江美军基地之企图。此一佳音,可视为中日战争转折点之暗示。”中国各大报纸,也纷纷发表社论社评,大加赞扬。

湘西会战 - 中华民国史 - 可可诗词网

湘西会战

 日本中国派遣军在1945年1月下旬确定发起对芷江的进攻时,战略目标在摧毁中美空军基地,并准备下一步对四川的进攻。但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后,日本大本营命令驻湘桂铁路沿线的第十一军往华北集结,这样在华日军对四川的进攻已完全不可能。但日军仍欲进攻芷江摧毁中美空军基地,于是发起了对中国军队的最后一次攻势——湘西会战[1]。担任这次进攻任务的是驻扎在湖南的日军第二十军。第二十军辖五个师团,由于豫湘桂战役后日军战线拉长,防区扩大,先期投入攻势作战的主要是第一一六师团和两个支队(共有两个联队又三个大队)。
 防守湖南西部地区的是编入中国陆军总部的第四方面军及第三方面军。中国军队在3月即发现日军调动迹象,判断日军“有抽集三个师团以上兵力,分路会犯我芷江要地,以排除其大陆交通线及空中威胁之企图”[2]。4月14日,日军发动进攻前夕,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根据蒋介石的部署拟定作战计划,决定以第四方面军主力于武冈、新化附近一线与敌决战,第三方面军阻击黔桂路及桂穗路之敌,策应第三方面军,并以新六军为总预备队置于芷江[3]
 4月15日,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由邵阳方面分几路全面西犯。日军中央纵队从邵阳向小塘攻击前进,未遇激烈抵抗于18日占领岩口,22日进抵山门时遇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成僵持局面,随后中央纵队一部继续西进,至雪峰山东麓半江峰地区遭中国军队抗击。日军右纵队由邵阳西北突进,与中国军队激战三昼夜,占领隆回司,4月下旬进至大黄沙、放洞附近遇中国军队有力阻击。日军左纵队西犯后于18日占领桃花坪,随后在洞口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进攻受挫。中、美空军在日军开始进攻后,也从4月23日起,对日军地面部队进行打击,致使日军伤亡增大,白昼活动受到极大限制。
 在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由邵阳大举西犯的同时,其关根支队和重广支队也分别从南、北两翼开始攻势。关根支队由东安向新宁发起进攻,17日攻占新宁。随后日军分兵两路向武冈和武阳推进。中国军队沿途阻击,与敌展开激战,日军进攻受阻。重广支队于4月15日西渡资水进犯,中国军队在新化以南进行阻击,予敌以重大杀伤。
 4月下旬,当日军进攻受阻,中日双方处于相持状态下,中国军队开始部署反攻。4月26日,何应钦下令第九十四军归第二十七集团军指挥,向日军进攻南翼武冈地区进击,参加决战[4]。5月1日,第九十四军攻克武阳,日军残部纷纷后逃,南翼被中国军队突破。北翼重广支队在中国军队攻击之下,也于5月上旬后撤。日军南、北两翼均已败退。日军中路第一一六师团虽仍向当面中国军队阵地猛攻,但在守军坚强抵抗下毫无进展。
 5月4日,何应钦下达攻击命令,目标为“击灭进犯之敌,恢复我资水西岸之原阵地,并相机攻略宝庆(邵阳)”,要求“各部队应密切协同,全军一齐猛烈进攻,如敌动摇,应不分昼夜,与敌保持接触。并应以钻隙、迂回、超越、追击诸法,分别截断包围退却之敌而歼灭之”[5]。几乎与此同时,日军在久攻受阻并获悉美式装备的新六军已空运至芷江后,开始改变原定以芷江为目标的进攻计划。5月4日,第二十军给第一一六师团下达命令,决定避免与中国军队决战,应适时脱离战线,向山门、洞口一带后转。5月9日,中国派遣军也下达了终止芷江作战适时回到原来态势的命令[6]
 中国军队各部根据攻击命令,分别调整部署,转入攻势位置。南、北两翼则继续已开始之进攻。5月9日,中国军队开始全线反攻。“霎时湘西战场杀声震天,爆声四起,硝烟蔽空,我陆军健儿,个个英勇争先,敌军为之胆寒,被迫步步退缩”[7]。在中国军队奋勇攻击之下,日军各部被分隔切断,陷入困境。日军战史记载,被围攻的日军“陷入苦战。部队因缺乏弹药,只好进行白刃战,粮食也已吃完,只能以杂草和水充饥。连日激战,损失极大,战力显著减退”[8]。5月12日后,日军后续部队第四十七师团投入战场,但未能改变整个战役已有态势。日军在中国军队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中国军队乘胜收复失地。至6月7日会战结束,日军退至原防线,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据中国第四方面军统计,整个战役,毙伤日本军队近3万人,己方伤亡1.8万余人[9]
 日军发动对湘西的进攻,旨在打击芷江空军基地,但在中国军队的坚强抵抗下攻势受挫,随后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狼狈溃逃。侵华日军对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攻势以失败告终,也宣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已处于强弩之末的被动局面。

湘西会战

中国军队在湖南西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作战。1945年4月, 日军第20军司令官坂西一良指挥第116师团和第47、第34、第68、第64师团、独立混成第8旅团各一部,在第5航空军一部支援下,由宝应(今湖南邵阳)、东安等地向湘西发起进攻。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第四、第三方面军和第六战区各一部共约9个军,在空军一部支援下,依托既设阵地逐次抗击,主力于武冈、新化间围歼日军,确保芷江空军基地。至月底,日军攻击受挫,坂西一良于5月4日下令停止进攻,向洞口、山门、花园市附近集结。中国军队趁势发起反击,相继夺回武阳、新宁,并进占高沙。与此同时,第四方面军对进至放洞、水口之日军第116师团发起攻击,歼其一部,相继攻克山门、赛市、龙潭铺,对第116师团达成合围态势。战至6月7日,被围日军死伤惨重,突围后,撤至宝庆及其以东地区,会战结束。

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

又称雪峰山会战。1945年4月至6月,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的最后一次会战。日军作战目标是夺取芷江飞机场,保护湘桂、粤汉两路交通。日军投入4个师团及第六十八师团一部、独立第八十六旅团等共约8万人,由第二十军司令官坂西一良指挥。中国军队参战兵力为8个军23个师,共约11万余人,统一由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指挥。4月中旬,日军首先发起攻势,其左右两翼以少量兵力沿零陵至新宁、宁乡至益阳两个方向作掩护性进攻,正面则于邵阳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分四路向雪峰山一带进攻。中国军队以优势兵力顽强阻击日军,将其进攻迟滞于巫水以东之江口、洞口、武冈一线地区。5月初,双方在洞口、武冈、新化、安化等地展开激烈争夺,中国军队予日军以重大杀伤,夺回武阳,解武冈之围,又克复新宁。8日,中国军队对日军实施全面反攻,以总预备队突击日军后方,截断其退路,同时,全线各军将日军分割围歼。至6月7日,中国军队收复所有失地,双方恢复战前态势,会战结束。日军伤亡达2.8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1.3万余人。

☚ 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湖南   芷江洽降 ☛
000039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