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清江三孔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清江三孔集 清江三孔集诗文合集。一作《孔先生清江文集》、《三孔先生清江文集》、《三孔清江集》、《孔清江文集》。宋孔文仲(1037—1087,字经父,《宋史》卷三四四有传)与其弟武仲、平仲合撰。文仲兄弟为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以文鸣江西,时号“三孔”。著述颇多,多散佚,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王守临江,始搜辑刻印成集,计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共四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艺文志》有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云“一部十一册”,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云四十卷;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实为三十卷,缺平仲集十卷。近人胡思敬刻《豫章丛书》,收入此书,计文仲《舍人集》二卷,武仲《宗伯集》十七卷,平仲《朝散集》十五卷,缺平仲集六卷。明旧写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平仲集残本缺卷俱在,计书、小简、记、序、杂著、祝文、祭文、疏语、行状、书纪传后各体文共九十五篇。藏北京图书馆。 ☚ 山谷集 画墁集 ☛ 清江三孔集 清江三孔集40卷,宋孔文仲等撰,王蓬编。该集见《四库全书》。本书收录宋新喻孔文仲及其弟武仲、平仲之诗文,庆元中由临江太守王蓬编辑而成。文仲兄弟与苏轼兄弟为同时代人,并相交好,皆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语。南渡后遗文散佚,蓬始访求而刻之。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文仲2卷、武仲17卷、平仲21卷,与此本合。 ☚ 栾城集 鸡肋集 ☛ 清江三孔集诗文集。宋王编。四十卷。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宁宗时(1198前后)在世。曾官临江守。此集为官临江时编辑,庆元中成书。收新喻(今江西新余)孔文仲(《文仲清江集钞》著录)、其弟武仲( 《武仲清江集钞》著录)、平仲(平仲清江集钞》著录)之诗文。 凡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文仲兄弟与苏轼、苏辙同时,并以文章名一世。黄庭坚尝以“二苏联壁,三孔分鼎”称颂之。其中尤以平仲最为著名。如《铸钱行》、《熙宁口号》等,政治色彩颇浓,其他诗文如《霁夜》等,风格颇近苏轼,以豪放、天矫、流丽见长。武仲诗文亦收不少,多为写景抒情之作,风格质朴豪放。文仲诗仅七首,不足以见所长,然史载苏轼尝极称其作。有《豫章丛书》本,振绮堂钞本,《四库全书》本。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撰。临江(今江西清江等地)守王编。孔文仲字经父,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嘉祐六年(1061)进士。官中书舍人。孔武仲字常父。嘉祐八年(1063)进士。官礼部侍郎。孔平仲字毅父。治平二年(1065)进士。官金部郎中。事迹见《宋史》本传。是集收孔氏三兄弟之诗文。孔文仲兄弟与苏轼、苏辙同时,并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语。南渡后遗文散佚,王始访求而刻。前有庆元五年(1199)周必大序。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与此本合。文仲诗仅七首,然吕祖谦《宋文鉴》载其《早行》古诗一首,乃佚而不收。《宋文鉴》编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舍人集》编于宁宗庆元四年(1198),在其后二十一年,不应不见,不知王是否有所去取。武仲侍郎集,青词、斋文同题曰制,于例未安,似非原目。平仲郎中集古律诗外,别出诗戏三卷,皆人名、药名、回文、集句之类,盖仿 《松陵集》杂体别为一卷例。案王士祯《居易录》,载宋荦寄三孔文集,通仅五卷,惜其已非庆元之旧。王士祯、宋荦皆家富图籍,而所见尚非完帙。此本独全,则足应重视。有 《四库全书》 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