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炭疽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炭疽病tea anthracnose

由茶盘长孢侵染茶树叶片的一种真菌病害。1907年日本三宅市郎定名。自推广感病的薮北品种后,炭疽病已成为日本茶树上三大主要病害之一。

茶炭疽病症状和病原物

1. 症状; 2. 病菌分生孢子盘; 3.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4. 分生孢子


分布和为害 日本、斯里兰卡和中国的西南、江南茶区及台湾省均有发生。秋季严重发生,影响次年春茶产量,一般减产20%~30%,当每平方米树冠上病叶达3000~4000张时,减产40%~50%。叶片受害后,成叶的边缘或叶尖产生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浸状,后沿叶脉扩大,成不规则大型斑块,黄褐色,褐色或红褐色,边缘有深褐色隆起线,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生许多细小的黑色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见图)。
病因 病原物为茶盘长孢 (Gloeosporiumtheae-sinensis Miyake),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该菌的有性态在自然界和培养基上均未发现。分生孢子盘底部平而薄,形成子座,初埋生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黑色,圆形,直径80~150微米,其上生有许多丝状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无色,单胞,大小10~20×1.5~2(微米),顶生1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纺锤形,两端稍尖,单胞,大小3~6×2~2.5(微米),两端各有1个小油球图。病菌在马铃薯、葱、茶叶煎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25~27℃,pH值为5.3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芽最好,32℃以上生长受抑制。在茶叶煎汁、1%~2%葡萄糖液、或茶叶皂甙500毫克/千克加1%蔗糖液中孢子萌芽良好。在含适量茶叶提取物的溶液中,孢子形成吸器多。除茶叶外,还为害油茶、山茶、茶梅等近缘植物。
不同茶树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日本推广薮北品种,中国发展龙井43等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阿萨姆等大叶种抗病性强,叶片上仅形成很小的圆形病斑。抗病机制与叶片的茸毛数量、木质化速度有关。抗病品种茸毛数少,茸毛管腔封塞较早,病菌侵入后寄主细胞壁增厚能力强; 感病品种茸毛数多,管腔封塞较迟。
当年茶炭疽病发病程度与次年春、夏季的罹病程度关系密切,秋季发病重,次年初侵染源多,春夏茶期发病也重。菌源多且种植感病品种,降雨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孢子形成、传播和萌芽需要饱和湿度。全年发病盛期在5月至6月梅雨期和7月下旬至10月秋雨期,尤以秋季发生最多。多雨的年份发病较重。氮肥施用过多,叶片柔嫩,或树势衰弱,抗病性降低,均易发病。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形成分生孢子,借助雨滴溅散传播,侵染芽下第1~3片嫩叶,粘附在叶背茸毛上,在水滴中萌芽,形成侵入丝,沿茸毛空腔向基部蔓延,进入叶组织内,25~27℃时,从侵入到出现圆形小病斑历时8~14天,形成大病斑需15~30天,嫩叶侵入,到成叶期发病。
病害控制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炭疽病的根本措施。中国的抗病品种有毛蟹、金桔、梅占等品种;日本的高抗品种有大和绿、丰绿、红誉等品种。摘除树上病叶,减少初侵染源,使翌年发病减轻50%~60%。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可减少发病。在种植感病品种的茶园中,发病盛期前(6月和9月),尤其是秋雨季前,在各轮新梢的 一叶期前后喷药最适宜。中国茶园喷75%百菌清,使用后10天左右,重复喷药一次,防止病害蔓延。日本茶园用50%苯菌灵或75%甲基硫菌灵液对茶炭疽病有治疗效果,持效期达20~30天,但需控制用药次数,防止抗药性的发生。

茶炭疽病tea anthracnose

茶树成叶真菌性病害之一。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以日照短、湿度大的山地茶园发生重。该病也是日本的一种重要茶病。为害茶、油茶、山茶等近缘植物。
症状 被害初期从叶缘或叶尖产生水渍状、暗绿色斑块、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 黄褐色, 最后呈灰白色, 无轮纹, 与键康部分分界显著, 病斑正面散生细小黑色粒点。
病原 盘长孢菌学名为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 属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无色单胞族盘长孢属。分生孢子盘圆形, 黑色, 其上丛生分生孢子梗, 丝状, 无色单胞, 顶生分生孢子, 棱形, 无色单胞, 有两个油球, 长宽为3~6×1.2~2.5微米。
侵染规律 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次年初夏,环境适宜时, 形成孢子, 借雨传播, 从叶背毛茸部侵入进行初侵染。经过5~20天后产生新病斑, 以后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在日照短、湿度大的地区或多雨的年份和季节(梅雨和秋雨季)发生严重。扦插苗圃、幼龄及台刈茶园发生多。单施氮肥的较施氮、钾混合肥的发病重。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 以叶片薄、软、茶多酚含量低的易感病,
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增施有机肥或氮、磷、钾配合施用,以提高抗病力; 秋茶后喷洒0.6%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夏秋茶第1~2叶开展期)喷洒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1~2次,进行防治。

茶炭疽病tea anthracnose

中国各省区均有发生,以西南茶区发生较重。也是日本的一种重要茶病。为害山茶科植物。成叶尖或边缘产生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无轮纹,散生细小黑色粒点。病原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 Miyake,属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分生孢子盘的直径为80 ~150 μm,分生孢子纺锤形,大小 3 ~6 μm×2~2.5 μm,内有两个油球。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次年初夏雨季形成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嫩叶背面茸毛侵入,8~14天后形成病斑,15~30天扩展成大形斑块,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年份、梅雨和秋雨期发病重;偏施氮肥、扦插苗圃、台刈及幼龄茶园发生多;品种间有明显抗病性差异。宜选用抗病品种;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喷洒杀菌剂进行防治。

茶炭疽病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梗 3. 分生孢子 4. 为害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