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泸水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泸水起义清云南永昌府腾越厅秤戛寨(今泸水县称戛寨)傈傈族农民的抗清斗争。乾隆十一年(1746年), 为反抗清朝官吏和防泛官兵的“恣意凌虐”, 以及六库白族段氏封建土司的压榨苛派, 以弄更扒为首举行起义, 滇西怒江江外阿昌族农民亦支持响应, 众至千余。清军和白、彝等族土司武装于同年十月分路镇压,傈僳族农民“恃险施放滚木、檑石、标、弩”,坚持斗争,不久因弄更扒受骗被擒牺牲,起义失败;十一月底江外阿昌族农民的斗争也告失败。清政府自镇压此次起义后, 强将当地傈傈族农民的土地划归白、彝等族土司所有。十三年四月,再次激起秤戛等寨以祝老四、枝花扒、黑得窝等为首的傈僳族农民的反抗。义军焚毁土司司署, 继向永昌府治 (今保山市)挺进,因沿途遭到清军和土司武装的堵击围攻,坚持斗争至七月,终因寡不敌众失败。 泸水起义清乾隆年间云南傈僳族农民抗清斗争。乾隆十一年(1746),由于不堪忍受清朝官吏和防汛官兵的“恣意凌虐”以及云龙土知州段氏的压榨苛派,云南永昌府腾越厅(今腾冲县)秤戛、排把等寨傈僳族农民在弄更扒、密老五、欧傈僳等人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滇西怒江江外阿昌族农民亦在其头人早可领导下起而响应,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围攻片马、鱼洞等寨。清军联合当地土司武装进行镇压,义军恃险施放滚木擂石、标弩进行抵抗。不久弄更扒受诱骗被擒牺牲,起义失败。十一月底,江外阿昌族群众的斗争也在早可牺牲后失败。清廷镇压起义后,将原属傈僳族人民的田地强行划归白、彝土司,因而再次激起傈僳族人民的反抗。乾隆十三年(1748)初,秤戛、猛哦、雅别洛等地傈僳族人民在祝老四、枝花扒、黑得窝的领导下再次举行起义,焚毁鲁掌茶土司(彝族)的房屋及六库段土司(白族)的官署,占据新寨、练地等地,并向永昌府治挺进。清廷派重兵镇压。7月,祝老四等起义领导人先后牺牲,起义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