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术 泽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术 泽泻 【中医理论】 白术、泽泻各半两为末,又名白术散,首载《保命散》卷下,用治脾虚水肿。《金匮》卷中的泽泻汤则以泽泻五两为君,佐以白术二两,煎服。《医钞类编》卷九,引作“白术汤”。主治胃内停饮,头目眩晕,胸中痞满,咳逆水肿。泽泻利水除饮,乃通利脾胃之药,以其淡渗能利脾中之水,水去则脾燥而气充,因脾喜燥而恶湿之故;白术更能补脾制水。脾健则运化有权,诸病易愈。两药合用,为治脾虚水肿之良方,共奏利水健脾之功。水去脾健,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则头目眩晕自止。《金匮要略方义》说:此方所治冒眩,乃水饮停于中焦,浊阴上冒,清阳被遏所致。本方泽泻白术两药相伍,一者重在祛湿,使已停之饮从小便而去,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湿既化而不复聚。高学山称此为“泽泻利水而决于沟渠,白术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其意甚当。 本方《洁古家珍》改为丸剂,名“白术丸”。《普济方》卷一九一名为泽泻散,《杏苑生春》卷四称为泽泻饮。 【临床应用】 二者常伍用于脾虚水肿胀下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