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术 【名称出处】:别录 【概况】: 异名 山蓟、杨枹蓟(《尔雅》),术(《本经》),山芥、天蓟(《吴普本草》),山妾(《广雅》),乞力伽(《南方草木状》)、山精(《神药经》),山莲(《别录》) 基源 为菊利苍术属植物白木的根状茎。 苍术属全世界约7种,中国5种 原植物 白木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clz.[Atractylis macro cephala(Koidz.)Hand-Mazz.] 历史 白术为常用中药《本经》所载“木”列为上品,不分白术和赤术〈别录〉始称:“术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木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自此历代本草及《中国药典》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四版所载白术原植物均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木 日本无野生白术,其栽培品系18世纪由中国引入、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60cm,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中下部分枝,全体光滑无毛 中部叶有长3~6cm的叶柄,叶片通常3~5羽状全裂,侧裂片1~2对,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顶端裂片较侧裂片大,倒长卵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白中部向上或向下,叶渐小,与中部叶等样分裂,紧接花序下部的叶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头状花序较大,单生茎枝顶端,通常6~10个;苞叶绿色,长3~4cm,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宽钟状,直径3~4cm,总苞片7~10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及中层长卵形或三角形,中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最内层宽线形,顶端紫红色,全部苞片顶端钝,边缘有白色蛛丝毛;花管状,紫红色 瘦果倒圆锥状,被稠密的顺向长直伏毛;冠毛刚毛羽毛状,污白色,基部结合成环状 花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彩图8)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下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有野生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有栽培 日本也有栽培。【生药】: 栽培 宜凉爽气候,耐寒,忌高温多湿,适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栽种,忌连作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 一般在3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条插或撒插,行距33cm,播幅10cm,深3cm,播后覆土盖草,每亩用种量5-7kg 出苗后,结合除草松土,揭去盖草,按株距3~7cm间苗,并用稀人畜粪水追施1次10月下旬~11月上旬挖取术栽,剪去茎叶及尾部根须,摊在阴凉处3~5天后,贮于稍干细沙或细中,并在堆中插上草束,以便散热排湿,12月下旬一次年2月下旬种植,按行株距26×21cm开穴定植或条栽,栽后覆土 苗高3~7cm时即可松土除草,用腐熟的人畜粪水、厩肥或堆肥追施3次,并结合培土7月中旬前后现蕾开花时,需分次摘除 雨季注意排水 病害有立枯病、白绢病、根腐病,发现病株均需拔除烧毁,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木栽或喷雾;锈病,用97%敌锈钠300倍液喷射;铁叶病,用11100的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蚜虫,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地老虎和蛴螬,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 采集 立冬前后待下部叶枯黄时,挖取生长2~3年的植物根部,除去地土部分、根须及泥土,然后烘干称白木或烘干 也有的晒干,称为晒木或冬木 药材主产于浙江嵊县、东阳、昌化、仙居,安徽歙县、黄山、宁国 鉴别 性状 根茎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有的如拳状,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沟纹,并有细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断面不平坦,生晒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棕黄色油点,烘木断面淡黄白色,角质,多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显微 根茎(直径2cm)横切面:木栓层为1-5列木栓细胞,其间常夹有断续的石细胞带、皮层、韧皮部及木质部射线中散在油室,长径180~340μm,短径135~180μm,含有棕色油滴,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外侧的导管多1~3列径向排列,具旁无木纤维束,其余有的导管间常夹有木纤维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和菊糖 根茎膨大部(直径3cm)横切面:皮层、射线及髓中有多数油室散在,无韧皮纤维 导管大多1~2列作放射状排列,稀有木纤维包围 根茎顶端(直径1cm)横切面皮层,射线及髓中油室很少 韧皮部外侧有帽状或半月形纤维束 木质部导管和纤维均发达(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114~116) 粉末:淡黄棕色,气清香,味甘、微辛 ❶ 菊糖 呈扇形,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❷ 石细胞 为木栓石细胞,单个散在或三数个成群,有的与木栓细胞相连结,淡黄色 呈类多角形、类长方形、类方形或类长圆形,直径37~64μm,长至76μm,少数呈纺锤形者长至117μm,壁厚薄不匀,有的层纹可见,孔沟及胞腔明显❸ 草酸钙针晶 不规则充塞于薄壁细胞中,并有散在。针晶细小,长10~32μm,稀至56μm,少数呈细杆状,直径约至4μm。 ❹ 纤维 黄色,大多成束,呈长梭形,稍弯曲,边缘不平整,末端斜尖或较平截,直径22~34μm,壁甚厚,孔沟明显,胞腔较狭细或宽大,有的含黄棕色物或针晶。 理化 ❶ 白术的薄层色谱 1)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于60℃水浴中温浸1小时,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3ml溶解,点于硅胶H-CMC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00:2)为展开剂,以苍术酮为对照。 展距10cm,取出,晾干,喷以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于100℃加热2分钟,斑点显红紫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6~IA) 2)取样品粉末适量 用水煮沸提取,水提液以石油醚(30~60℃)萃取3次,合并石油醚萃取液,回收石油醚至小体积,点于硅胶G板上,以正己片-苯-乙酸乙酯(14∶3∶3)为展开剂,以白术醚、脱水苍术内酯、苍术内酯、羟基苍木内酯、以苍术酮为对照展开后,用碘蒸气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6-1B)❷ 不同产地白术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酸乙酯稀释成10%溶液,点于硅胶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己烷(15∶15∶70)为展开剂,展距20cm,用5%对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喷雾,加热显色,苍术酮喷后即显红色,烘后成紫色,苍术素烘后显绿色,茅木醇及桉油醇在同一位置,烘后显棕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6-2)❸ 不同生长年限白术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取挥发油,加石油醚溶解,点于硅胶G-CMC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7∶3)为展开剂,展距10cm,用香草醛乙醇-浓硫酸(0.5∶8∶2)显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6-3)❹ 白术及其炮制品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适量,用蒸馏法提得挥发油,加乙酸乙酯溶解成一定浓度,点于硅胶G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环已烷(15∶15∶70)为展开剂,展开后,用5%对 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或异羟肟酸铁试剂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6-4)❺ 白术与苍术的薄层色谱 取样品粉末2g,用环已烷5ml振摇提取5分钟,滤过,滤液点于硅胶05%CMC-Na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5∶5)为展开剂,展开后,用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液喷雾,加热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35-5)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白术片、焦白术、麸炒白术和七炒自术。 ❶ 白术片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泡至三、四成透,捞出,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❷ 焦白术 取白木片,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放凉❸ 麸炒白术 取麸皮,撒入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俟冒烟时,倒入白术片,拌炒至表面深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白木100kg,用麸皮10k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挥发油,油中王要成分为苍木酮(Atractylon)、白术内酯A(Butenolide A)、白木内酯B(Butenolide B)、3-β-乙酰氧基苍术酮(Acetoxyatractylon)、3β-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芹烷烯酮〔Selina-4(14),7(11)-dien-8-one〕、倍半萜(C15H22O)[1]。还含有白术三醇(Tetradeca2,8,10-trien-4,6-diene-1,12,14-triol)的各种酰化产物,有12-α-甲基丁酰-14-乙酰基-2E,8Z,10E-顺白术三醇、12-α-甲基丁酰-14-乙酰-2E,8E,10E-反白术三醇、14-α-甲基丁酰2E,8Z,10E-顺白术三醇、14-α-甲基丁酰-2E,8E,10E-反白术三醇[2]。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1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152 [2] 化学学报 1989;47(10):1022 【药理】: ❶ 强壮作用 白术煎剂ig 1mo,能促进小鼠体重增加和增强游泳耐力[1] 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2],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呈活化作用[3],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其溶酶体消化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6]。 在白细胞减少症时,白术有升白作用[7]。白术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且明显增高血清IgC[8]。 说明白术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但亦有报道,白术无利尿作用,亦不增加尿中钠、钾离子的排泄量[11]。试用于正常人。或无明显利尿作用[10],或有利尿作用[11]。有待进一步研究。 ❸ 降血糖作用 白术浸膏sc,家兔在2~5h内获得显著降血糖作用,可比给药前降低40%[13]。白术煎剂和浸膏给大鼠ig亦证明有降血糖作用[14]。但亦有报道白术对正常免无降血糖作用[15]。或者认为似有轻微降血糖作用,但因实验例数不多,难以定论[16]。 ❹ 抗凝血作用 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17]。白术煎剂ig1~4wk,能显著延长大鼠凝血酶元时间。其作用较双香豆素弱、但较Butadion为强。 根的作用比茎强。 健康人服用5%根煎剂,每次1汤匙,每天3次,4d后凝血酶元时间及凝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停药后10d上述指标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18]。 麻醉犬iv煎剂0.1g/kg,血压轻度下降。0.25g/kg时,血压急剧下降,3~4h内未见恢复[9]、❻ 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白术挥发油中的中性油对食管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10mcg/ml时,于24h内可使癌细胞全部脱落。5mcg/ml时,可使大部分癌细胞脱落,残存的小片细胞或散在细胞呈核固缩,核仁模糊不清,胞质多空泡[19]。白术挥发油50~100mg/kg ip,对艾氏腹水癌亦有显著抑制作用[20]。全身给药时,对移植性实体瘤的疗效则报道不一致、对358种植物药、中药单方和复方进行筛选时,白术挥发油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1%-49%)[21]另有报道对S-180、S-37、V-14和W-256,以及白血病模型(L615)均无明显作用[20]近报道,白术对Meth A肿瘤的中和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并显著增强Meth A肿瘤的迟发性超敏反应还促进PHA-P和LPS诱导的幼若化反应[22] ❼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过去报道,白木对胃肠道功能(如胃酸和胃液的分泌、推进性肠蠕动等)无影响,亦无抗溃疡、抗炎和镇痛作用,不影响正常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抑作用,后者被认为可以作为与苍术相区别的依据[11]近报道,白术对家兔离体小肠白发活动的影响各不相同。 白术能增强家免离体小肠白发性收缩活动,使其收缩幅度加大[23],白木油抑制肠管白发运动[24],或白术对家免离体小肠的的白发运动影响不明显[25]、白术对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家兔离体小肠强直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23~25]。对加入肾上腺素所致的离体家兔小肠活动的抑制,白术可以拮抗此作用[23]。但亦有报道没有明显拮抗作用[24,25]。白术不能对抗罂粟碱所致的肠管活动抑制[23]。白术煎剂每天10g(生药)/kg连续给小鼠ig7d能明显促进小肠蛋白质的合成[26]。白术提取物50ml和200mg/kg,ig给药,对动物水浸束缚应激性溃疡,有显著抑制效果[27]。 曾报道白术没有体外抗菌作用[30,31]。但近报道白术煎剂和四君子汤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无杀菌作用[5]。 毒性 白术煎剂对小鼠ip的急性LD50为13.3g/kg。多数动物于给药后呈一时性兴奋,后遂安静,但对外界刺激仍然敏感,此作用持续数小时[9]。煎剂0.5g/kgig大鼠,每日1次,给药14d后,发现白细胞中度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这与临床观察颇不一致。 给药2mo,出现轻度贫血,有些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但脑、心、肝组织无异常发现[18]。 参考文献 [1] 中医研究院资料汇刊.第1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 新医药学杂志 1974;(8):13 [3]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1):47 [4] 中成药研究 1982;(10):40 [5]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8;(4):40 [6]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6):363 [7] 军事医学简讯 1977;(2):5 [8] 新医药学杂志 1979;(6):60 [9] 生理学报 1961;24(3,4):227 [10] 中华医学杂志 1961;47(1):7 [11] 药学杂志(日) 1977;97(8):873 [12] 日本东洋医学会志 1953:3(2)~4(1):1[13] 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中文报告汇刊 1936;(4):289 [14] фapмakoлогnя n T0hcnKoлоrnя 1964;27(5):565 [15] 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2):150 [16] 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一届公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 1956:药34 [17] 中药通报 1985;10(1):44 [18] Хармакологпя п Токспкологпя 1961;24(5):565 [19] 1978 年度上海地区性药学学术会议药学论文摘要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1978:269 [20] 肿瘤防治通讯 1976;(2):40 [21] 药学学报 1963;10(4):199 [22] 和汉医药学会志 1987;(4):278 [23] 中成药研究 1982;(12):26 [24] 中药材 1988;11(6):38 [25] 中成药研究 1983;(7):25 [26] 中成药研究 1985;(11).28 [27] 日本医学介绍 1984;5(12):30 [28] 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论文文摘集,1962:332 [29] 中国中药杂志 1991;16(6):374 [30] 中华医学杂志 1952;38(4):315 [31] 微生物学报 1960;8(1):52。【药性】: 性味 甘、苦,温。 ❶ 《本经》:“苦,温。” 归经 脾、胃经。 ❶ 《汤液本草》:“入手太阳、少阴,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功效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和胃,安胎。 主治 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乏力,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眩晕,自汗,胎动不安。 ❶ 《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 ” ⑿《中药新用》:“治便秘,肝病(肝硬化腹水,迁延、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入丸、散,或熬膏。 使用注意 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 《刘娟子痈疽论》云:溃疡忌白术,以其燥肾闭气,故生脓作痛也。” 配伍应用 ❶ 配党参、干姜、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❷ 配枳实,治脾虚食滞,脘腹痞胀。 ❻ 配黄芩,治胎热而胎动不安。 ❽ 配黄芪、石斛,治盗汗。 ❿ 配党参、茯苓,治耳源性眩晕。 ⑾配茯苓、桂枝,治咳嗽痰多。 ⑿配补骨脂,治白带。 方选和验方 ❶ 宽中丸(《全生指迷方》)治脾虚胀满:白术60g,橘皮120g。 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30丸。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1倍大。每服50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 ❸ 白术膏(《千金良方》)治久泄痢、服食滋补·上好白木300g,切片,入瓦锅内,水淹过66cm,文武火煎至1半,倾汁入器内,以渣再煎,如此3次,乃取前后汁同熬成膏,入器中1夜,倾去上面清水,收之。每服2~3匙,蜜汤调下。 ❹ 白术丸(《丹溪心法》)治脾虚泄泻:白术30g,芍药15g(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 ❺ 温白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0.3g(米泔浸1时,切,焙干),半夏4.5g(浸洗7次),丁香1.5g(炒)。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丸,黍米大。每半岁儿3丸,3~5岁儿5~7丸,淡生姜汤下,早晚各1。 上相和,如硬,滴酒少许,众手丸梧桐子大,焙干。每服15丸,空心粥饮下,加至20丸。 上2味,以水1000ml,煮取600ml,分温3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3服者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姜、枣,水煎。 ” ⑾《外台秘要》:“治忽头眩晕,经久不瘥,四体渐羸,食无味,好食黄土:白术1500g,曲1500g。上2味捣筛酒和,并手捻丸如梧子,暴干。 饮服20枚,日3。 忌桃、李、雀肉等。 ” ⑿《丹溪心法》:“治盗汗:白术120g,分作4份,1份同黄芪同炒,1份用石斛同炒,1份牡蛎同炒,1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白术,研细。每服6g,粟米汤调下,尽120g。”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胎动不安:白术、当归、黄芩、白芍各9g。水煎服。” ⒁《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耳源性眩晕:白术30g,党参15g,茯苓12g,泽泻18g,牛膝9g。水煎服,每日1剂。” ⒂《安徽中草药》:“治咳嗽痰多稀薄炒白术、茯苓各9g,桂枝、甘草各6g。水煎服。” ⒃《安徽中草药》:“治妊娠水肿:生白术、茯苓皮、大腹皮各9g,生姜皮3g,陈皮6g。水煎服。或共研细末,每次6~9g,每日2次,米汤送下。 ” ⒄新医药学杂志1978;(4):“治便秘: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水煎服,每日1剂。 ” ⒅顺风匀气散(新中医 1989;(7))治长病程面神经麻痹:白术20g,人参、天麻各10g,炙甘草、沉香、青皮、紫苏叶、白芷、木瓜各5g,乌药15g。共研细末,每日40~80g,加水200ml,纱布包,煮沸10分钟,早晚分服。 10日为1疗程。 ⒆止崩固带汤(湖南中医杂志 1989;(3))治血崩:白术、白芍、苦参、鹿角霜、续断、地榆炭各15g,海螵蛸、淮山药各3g,煅龙骨、煅牡蛎各24g,茜草12g。白带多者加白果、芡实;腹痛者加香附、元胡。加水1000ml,煎至600ml,滤渣加红砂糖溶解,分5次服完,每日1剂。 ⒇白术散(中医杂志 1985;(6))治小儿慢性腹泻:人参6g,茯苓6g,白术6g,藿香6g,木香6g,甘草3g,葛根12g。每日1剂,分4~5次口服。 (21)降浊絮方(辽宁中医杂志 1988;(2))治肝炎浊絮试验异常:白术15g,厚朴12g,茯苓15g,当归10g,丹参30g,茜草15g,郁金12g,鸡血藤、黄芪、黄精各30g,女贞子、白芍、连翘、板蓝根各15g。气滞加香附、青皮;脾虚加山药、党参;湿热未尽加茵陈、车前子;血瘀加灵脂、桃仁;血虚加制首乌、枸杞子;血热加丹皮、白茅根。 水煎服,每日1剂。 (22)五白宁肠汤(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5))治慢性腹泻:炒白术12g,生白芍,白鲜皮各10g,白花蛇舌草18g,白蔻、炙甘草各6g。 水煎服,每日1剂,下午及晚间睡前各服1次,连服15剂为1疗程。 单方应用 ❶ 《简便单方》:“治湿泻暑泻:白木、车前子等份,炒为末,白汤下6~9g。” ” ” ” 食疗 ❶ 益脾饼(《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脾胃虚弱,食积内停或食少难消,脘腹痞胀,大便溏泻,小儿疳积:白术30g,干姜6g,红枣250g,鸡内金15g,面粉500g,菜油、食盐各适量。加水和面,文火烙成薄饼即成。每日2次,每次空腹食饼50~100g。 。【医药家论述】: ❶ 倪朱谟《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是故劳力内伤,四肢困倦,饮食不纳,此中气不足之证也;痼冷虚寒,泄泻下利,滑脱不禁,此脾阳乘陷之证也;或久疟经年不愈,或久痢累月不除,此胃虚失治,脾虚下脱之证也;或痰涎呕吐,眩晕昏痛,或腹满肢肿,面色萎黄,此胃虚不运,脾虚蕴湿之证也。以上诸疾,用白术总能治之。 又如血虚而漏下不止,白术可以统血而收阴;阳虚而汗液不收,白术可以回阳而敛汗。 大抵此剂能健脾和胃,运气利血。兼参、耆而补肺,兼杞、地而补肾,兼归、芍而补肝,兼龙眼、枣仁而补心,兼芩、连而泻胃火,兼橘、半而醒脾土,兼苍、朴可以燥湿和脾,兼天、麦亦能养肺生金,兼杜仲、木瓜、治老人之脚弱,兼麦芽、枳、朴,治童幼之疳癥。 黄芩共之,能安胎调气。枳实共之,能消痞除膨。 君参、苓、藿、半,定胃寒之虚呕。君归、芎、芍、地,养血弱而调经。 温中之剂无白术,愈而复发。溃疡之证用白术,可以托脓。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