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语文学期刊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语文学期刊Literary Periodicals in French

在传播魁北克文学方面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19世纪大都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宣扬热爱和维护加拿大民族文学。
最具代表性的刊物是J.哈斯顿创办的《民族文汇》和另外一家最早的文学期刊《文学之家画刊》(1853~1859)。后者的初衷是荟萃加拿大的优秀文学著作,继而转向刊登翻译作品,后又改为专门发表新到加拿大的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法国作家的作品。其中最有影响的是H.-E.舍瓦列的作品。随着1860年的“魁北克爱国文学”的兴起,诞生了三家文学期刊:《加拿大之夜》(1861~1865),又名《民族文学集》,旨在“使加拿大美丽的传说不被人们遗忘,让那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广为流传”,其作品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加拿大之家》是原《加拿大之夜》的部分编辑们创办的另一文史期刊,主要刊登在观点、思想、风格方面有独到之处的作品;《新加拿大之夜》主要刊登有创意的作品,并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和宗教性,即加拿大文学和天主教教义。此外,还有三种内容较广泛、属传统的民俗文学期刊:《公众舆论》(1870~1833)、《文学广集》(1884~1902)和《加拿大杂志》(1864~1922)。
20世纪初,文学思潮表现为地方主义和普遍主义。最早反映这一时期特征的文学期刊是1909年由一批作家创办的《乡土》,该刊物强调法语加拿大的特殊性,提倡弘扬民族文化,其思想内容偏向折衷主义,一年后,被具有一定普遍主义思想、主张文学紧跟世界文学潮流的杂志《尼高哥》(1918)所取代。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文学刊物打破陈规,拓宽了文学视野。如A.佩尔杰创办的《思想》(1935~1939)对当时文学刊物“精神生活的匮乏”进行了猛烈抨击。《接班》(1934~1941)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文化刊物,由文化名流R.沙波诺、P.博利厄、S.-D.加尔诺、R.艾里担任编辑。他们提倡更新思想,追求新人文主义,认为只有艺术是最好的体现。《接班》所发表的文学作品摆脱民俗文学的束缚,突出表现自我,对内心世界进行探讨。1941年~1964年间,由J.D.布雷波夫学院的学生创办的《法语美洲》首次提出法裔的双重隶属问题,即法裔既属法国又属美洲,同时也反映当时魁北克文化界一部分文人的审美观和艺术观。
20世纪文学在逐步脱离“民族文学”狭隘观念的同时,却保留了天主教烙印。就连《自由之城》(1950~1966)这类具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刊物也仍然带有宗教色彩。该刊物旗帜鲜明地反对在魁北克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保守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宣扬一种超越民族界线的国际主义,其口号是争取言论权和持不同政见权。同期问世的另一家政治文化刊物《决意》(1963~1968)提出独立、社会主义和政教分离的口号,主张文学与政治结合,作家应写现实,提倡用魁北克通俗语“儒拉尔语”进行创作,以唤醒魁北克人的民族意识。《决意》的编委绝大多数是决意派作家,如P.尚贝尔朗、J.雷诺、A.马若尔等。同时期创刊的还有《自由》(1959),宗旨是集思广益,言论自由,促进对话,不以任何形式参与政治。1965年,由N.布罗萨尔和R.苏布列尔创办的《曙光》(1965~1976)与文学上某些传统的社会观念决裂,提出作家不再只是表现群体痛苦,而应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1977年,该刊物被《新的曙光》所取代。同期诞生的《红草》(1968~ )每期刊登一名作家的作品,其思想内容颇具煽动性、叛逆性、反文化性和神秘性。1976年,以G.郭岱为首的一群“口头诗人”创办《小港湾》(1976~),主要刊登诗作,后转向短诗和作家采访录等。1960年~1980年,文学刊物层出不穷,但大都昙花一现,匆匆而过。其中,《当代》(1962~1975)力图将民族问题和天主教左派联系在一起;《吞并》(1970~1978)扮演了反美文化的代言人,强调寻找魁北克的根;《准美洲》(1970~1973)试图重新讨论魁北克的归属问题;《魁北克周刊》(1972~1981)和《魁北克文化》(1973~1975)从新的角度反映魁北克文化;《突破》(1973~1975)以新巴黎批评观对文学、文化提出质疑;《文学杂志》(1975~1978)和《战略》(1972~1977)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文学的目的以及围绕文学所展开的评论;《固执的人们》(1976~1979)为方兴未艾的女权运动激进分子发表见解开辟了新的园地。文学信息期刊有批评集年刊《魁北克作品与作者》(1961~1982)、文学作品汇编季刊《魁北克文学》以及《螺旋》(1979~ )、《不眠之夜》(1980~ )、《娱乐》(1976~ )等。
大学创办的文学刊物往往注重对某一题材、某个作家或某个问题的专题研究,如拉瓦尔大学的《文学研究》、蒙特利尔大学的《法语研究》、渥太华大学的《文学影响》和《渥太华大学文学杂志》、魁北克法语教师协会创办的《法语魁北克》等。1975年后问世的刊物有《偏航》(1975)、《潜力》(1978)、《疯狂时代》(1978)、《焦点》(1978)。其共同的特点是提倡扩大文学活动范围,反对教条主义。另外,从70年代起,一批专门发表科幻文学作品的刊物相继问世,如《阳光》(1974 )、《想像》(1979~ )、《美好的生活》(1980~ )、《YXZ》(1985),以及用法、英、意三种文字编辑的《反之亦然》19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