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沧源岩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巖畫 > 滄源巖畫 滄源巖畫 cāngyuányánhuà 新石器時代崖壁朱繪巖畫。分佈於雲南省滄源縣境内十處石面上,可辨認之圖形達千餘幅。其中以人物爲多,動物次之,其他尚有樹木、屋宇、道路、太陽、手印及表意符號和裝飾圖案等。畫面呈赭紅色,顏料係赤鐵礦粉配以動物血或脂肪調合,用手指、羽毛等繪製而成。造型整體把握,帶有程式化傾向,敷色平塗,成剪影狀。其内容豐富,描寫狩獵、採集、放牧、舞蹈,或戰爭、凱旋等情節場面。 沧源岩画古代岩壁绘画艺术。主要分布于云南沧源境内明良、丁莱、曼坎等地的山崖上。初步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迄今发现十个崖画点。大部分分布在海拔2000米的山崖上。岩画皆呈红色。采用原料多为当地所产赤矿粉,调以牛血,虽历数百年,仍明晰可辨。画面内容以舞蹈与狩猎场面居多,也有生产劳动、放牧及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的场景。住房为干栏式,带有明显的南方民族特色。表现手法古拙独特。岩画主要分布在佤族聚居地区,可能是反映佤族先民从巢居经猎牧到农耕这一历史进程。 沧源岩画 沧源岩画1965年以来经过数次调查,先后在云南省沧源县东北境内发现了十处岩画分布地点,计有各种图像上千个。以人物为主,其次是各种动物、房屋、道路、手印以及一些意义不甚明确的示意符号。图像均为赭红色,系由动物血液掺合赤铁矿粉等物质配制成的颜料绘成。单个图象一般不大,但布排较密,表现的场景便显得很宽广。岩画内容非常丰富,祭祀、舞蹈、狩猎、放牧以及战争等活动都有精彩的描绘。绘制手法注重事物基本特征的把握,对动物的描绘还保持有写实风格,而对人体的描绘却极为简练,已高度格式化,表现为倒三角形的简单符号形态。人物形体的格式化是我国西南地区岩画的普遍特征。格式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岩画的表现力,但同时又反映出这里的先民们更重视集体活动的力量。沧源岩画的艺术感染力更多地来自整个画面衬托出来的某种气氛。这些宏大、复杂的社会活动场面是北方岩画中极为少见的。它是我国南方岩画的代表遗迹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经科学的年代测定,这些岩画距今约为2500~3500年,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遗存。 ☚ 麻栗坡岩画保护神图 沧源岩画太阳神巫祝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