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东汉乐舞百戏画像石
东汉乐舞文物。1954年发现于山东沂南北寨村汉墓中,从墓室结构、出土文物看,时间当为汉末。乐舞百戏画像石嵌于中室东面横额上。画面从右至左可分为四组。第一组为马戏与鼓乐表演,上有二马相向奔驰,马上分别为一手持绳鞭的立伎和手把铁戟的倒立伎。下有一驾三马大鼓车,鼓幢上倒立一伎,车内坐吹排箫、笛,击鼓者四人。车厢右前方有一执辔赶车者。鼓车后立有三执长槌之击拊人。第二组为鱼龙曼衍之戏和绳技表演。上方三人坐于长席上,左一人端坐,中一人打拍,右一人吹尺八。席前一人头戴兽面,扮成兽形站立,手中挥动小旗。其前又有三人,右手摇鼗,作前行状。下方一人戏凤,一人肩鱼,一人手握长竿立于龙背之瓶上;龙前方亦有一摇鼗者。龙戏图上方有三走索女伎。第三组为乐舞演奏。有乐伎十七人,乐器有磐、钮钟、建鼓、短节、拊、铙、排箫、埙、筝及葫芦笙;一人袖手端坐,或以为系歌者。第四组为“七盘舞”和杂技表演。建鼓左侧一人额顶十字杆,竿上横木两端及竿顶有三女伎翻竿和旋转;左一人作手抛四刀并足踢四丸表演。其下一人舞动长袖作马步状,左脚前有七个倒覆的盘,前四后三。沂南画像石刻绘人物之众多,表演场面之宏大,技艺种类之繁富,特别是所刻乐队,为已发现汉画中最复杂及最完备的一种,是研究汉代音乐制度、百戏演出及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