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苹果害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苹果害螨apple mites

为害苹果的各种螨类的统称,以苹果全爪螨、山楂叶螨和果苔螨为优势种。蜱螨目,叶螨科。因吸食叶片汁液和破坏叶绿素,使叶片失水、褪绿,影响光合作用,重者提前枯落。不仅降低当年产量和品质,还抑制花芽形成,影响来年树势。
苹果全爪螨 学名Panonychus ulmi (Koch)。为全球性害螨。主要分布在南北35°~60°N果区,以欧洲和北美为害最重。大洋洲、南非、阿根廷等地亦有发生。在中国原是渤海湾苹果区主要害螨,但有逐渐扩大趋势; 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已有不同程度发生。主害苹果,也为害海棠、山楂、沙果、桃、李、杏、板栗、葡萄、核桃、覆盆子、樱花、玫瑰等。雌成螨全体呈卵圆形,深红褐色。长约450微米,宽约300微米,背面着生26根粗壮刚毛,其基部有疣状突起。臀毛约为外骶毛1/2长。肛侧毛2对。足4对(幼螨3对),双爪演变为4根粘毛,爪间突钩状、其腹面有3对针状毛。足Ⅰ跗节具双毛2对,须肢端感器长略大于宽,末端稍膨大。雄螨体前宽后尖略呈倒梨形,红褐色,长约300微米,须肢端感器柱状,长与宽几相等。阳具基部粗壮,末端尖削,向背前方弯曲。卵扁葱头形,顶部中央具一柄(图1)。可进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未受精雌螨的后代皆雄性。分滞育型冬卵和繁殖型夏卵两种。冬卵深紫红色,多产于树冠中下部枝干上;发生量大时,也可产于上部枝干及果实的萼洼、梗洼等处。夏卵橘红色,主要产于叶背。每雌螨只产一种类型的卵。滞育型冬卵一般在气温逐渐降低,光周期较短的八、九月份产生。当寄主受害重,叶早枯黄,营养条件恶化时,虽在6、7月的高温下,亦可产生滞育型越冬卵。雌雄的个体发育均经过卵期、幼虫期(足3对)、第 一静止期、前若虫期(此后足4对)、第二静止期、后若虫期、第三静止期、成虫期等发育阶段。滞育型冬卵需经冬季低温才能孵化,其发育历期最长(一般半年以上)。繁殖型夏卵期一般5~7天。在夏季繁殖季节,各世代个体发育历期为几天至10多天。越冬卵致死低温为-35~-45℃。越冬卵发育起点为8℃。自然有效积温50~55日度,开始孵化; 70日度为盛孵期,达100日度时终孵。冬卵孵化期常与当地苹果发芽开花期相吻合。如在辽宁兴城越冬卵的孵化盛期正值中晚熟品种元帅花蕾变色和晚熟品种国光花序分离期。在冬春气候正常或偏暖的年份,冬卵的孵化率常在95%以上; 孵化期只十二三天。如遇严寒冬季或有倒春寒年份,越冬卵死亡率可达70~80%,孵化期也延长为20~30天。每一雌螨的产卵量,随季节不同,一般以越冬代产卵量较大,平均60~70粒,最多可达140粒以上。以后各代产卵量逐代减少,平均30~40粒。末代每一雌螨平均只产10余粒卵。每一雌螨日产卵可多达7~8粒以上,平均3~4粒。产卵期从几天至20多天。各代成螨寿命一般以前期世代寿命较长,可达30多天,平均约20天;后期世代寿命显著缩短,平均仅8~9天。幼螨、若螨及雄螨多在叶背取食栖息;雌成螨多在叶面取食活动,静止期却在叶背主脉两侧,固着蜕皮。雄螨胚后期发育速度一般比雌螨略快半天至一天。性成熟的雄螨,常守候在末次蜕皮时的雌螨旁边,待雌螨蜕皮后,立即交配。雌螨一生只交配一次,雄螨可多次交配。此螨发生量不大时,一般无拉丝结网现象:但当虫口过于密集时,各龄虫态都能吐丝结网或下垂,借风力等扩散。


图 1 苹果全爪螨


山楂叶螨 学名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分布于亚洲、欧洲、大洋洲及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和长江下游等果区。主害山楂、苹果、梨、桃、杏、樱桃等蔷薇科植物,亦可寄生于核桃,榛子,橡树等。雌成螨体椭圆形,长约530微米,宽约230微米。夏季繁殖型深红色,越冬滞育型呈橙黄色。足和颚体浅黄。背刚毛细长,共24根,其基部无疣状凸起。足爪变为两对粘毛,其爪间突为3对针状毛。须肢感器锥形,其长度约与基部宽度相等。口针鞘前方平钝,气门沟末端分支成球状。雄成螨呈倒梨形,体长约430微米,宽约200微米,黄绿色。阳具基部粗大,向末端渐收缩,在中部呈直角向背面弯曲,其端锤,前突短小,后突尖削指向后上方。卵圆形,黄白或白色(图2)。在中国河南年生12或13代,辽宁兴城发生五六代。以受精雌螨在寄主的枝干粗皮缝隙,树干基部周围的落叶下及土缝等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出蛰,集中在幼嫩的芽叶上为害。日平均温度达15~16℃时开始产卵。一般在寄主花谢后出现幼螨。在春季温度较低,完成一世代需20多天; 夏季高温干旱期,7~8天即能完成一个世代。成螨及幼若螨都有吐丝结网习性,并可借丝随风传播。卵产于丝网上。春、秋季世代产卵较多,平均每雌产70~80粒,夏季世代则仅20~30粒。雌螨寿命亦以春、秋季世代较长,可达20~30天,夏季世代仅7~8天。在正常气候和营养条件下,初秋出现越冬型雌螨。但当寄主受害严重,营养条件恶化时,6、7月间亦可出现越冬个体。



图2 山楂叶螨


果苔螨 学名Bryobia rubrioculus(Schenten)。分布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在中国原是北方落叶果树的主要害螨,经有机磷等杀螨剂防治,已基本得到控制;仅在西北果区为害还较重。寄主有苹果、梨、桃、李、杏、沙果等。体长约600微米,宽约360微米。全体从背面看呈椭圆形,但实际是背平腹拱;侧视呈小船状。体绿褐至赤褐色,足及颚体黄绿色。背肤纹粗糙,不规则,约在前1/3处有一横沟,将前足体与后足体明显分开。前足体前方有乳突4个。背毛仙人掌状,白色,32根。其中前乳突末端各1根,眼点前、后方各1根,后足体边沿18根,中部6根,排列成两行。足4对。第一对略超过其体长,而显著长于其他各足。卵圆形,夏卵红褐,越冬卵紫红色(图3)。此螨尚未发现雄性个体。


图3 果苔螨
(a)雌螨背面;(b)须肢跗节;(c)前足体前端;(d)足—跗节爪和爪间


在中国华北地区年生4~6代,江苏8~10代。以卵在枝干上越冬。当苹果发芽时开始孵化,越冬卵孵化期常达半月以上。初孵幼螨鲜红色,群集芽叶上为害。随着长大,渐变为褐绿色。越冬代从幼螨至成螨,需20多天。一般在苹果谢花后第一代开始产卵。在河北果区,第一次盛卵期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盛卵期约在6月中、下旬。为害盛期在6、7月间。以后随气温升高及雨量和湿度增加,虫口渐少。早期多分布于树冠中、下部为害,以后逐渐向中、上部扩展。成螨喜在光滑叶片正面取食,并常在叶片及果枝间爬行。幼螨多集中在叶片基部为害,并多在叶柄及主脉凹陷处静止蜕皮。夏卵多产于叶片、叶柄、果苔等处。在华北区一般在8月上、中旬开始产越冬卵,但在受害严重的植株上,7月上旬即可见越冬卵。冬卵多产于树冠中、下部枝干上,发生量大时,也可产于果实上。
温度是影响螨类种群数量的主要气候因子。苹果害螨的发育温度在7~40℃,最适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的影响不显著,一般较干旱天气有利于害螨发生。长期霉雨对害螨发育不利。暴风雨冲刷可迅速降低虫口密度。天敌是控制害螨发生的重要生物因子。中国苹果害螨的主要天敌有瓢虫、花蝽、蓟马、草蛉、瘿蚊、隐翅甲类、捕食螨等类数十种。其中尤以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大草蛉,中华草蛉,六点蓟马及捕食螨类最为重要。在植被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天敌对害螨所起控制作用更大。使用农药是影响螨类种群数量最重要的因子,一些广谱性杀虫剂大量杀伤了天敌,常引起害螨猖獗。长期连续使用某些杀虫杀螨剂,螨类可形成抗药性种群,使曾经有效的防治手段逐渐失效。
苹果害螨的防治方法是: ❶加强对主要目标害虫种群动态的监测,减少杀虫剂的使用次数,保护天敌。
❷在苹果开花前或落花后,喷洒有机锡等杀螨剂。
❸合理剪枝,适量留果,科学施肥,以提高苹果树对害螨的抗性和补偿能力。
❹释放西方盲走螨、梨盲走螨、伪钝绥螨天敌等均可收到一定成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