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苹果栽培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苹果栽培史history of apple growing

苹果(Malus spp.)是中国北方栽培的主要果树。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当时称柰。
中国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的苹果属果树主要有苹果(M.pumilla Mill)、花红(又名沙果M.asiatica Nakai)和楸子(又名海棠果 M.prunifoliaBorkh)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古代都有栽培,古人对它们也曾加以鉴别。但古代的区分标准没有现代这样完善,因而对它们的称谓错综复杂。见诸史籍中的苹果属果树的名称有柰、林檎、来禽、文林郎果、梣、楸子、海红、花红、沙果、苹婆、苹婆果、火刺宾、呼刺宾、槟子等。苹果这个名称迟至1607年成书的《三才图会》中始见著录。这一系列名称中,苹果、苹婆、苹婆果都是指绵苹果,不过,有些古籍中的苹婆、苹婆果却是指梧桐科的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林檎、来禽、文林郎果、花红、沙果均指今花红类;梣和楸子指今海棠果;火刺宾、呼刺宾可能也是花红类,也可能是花红与苹果的杂交种;柰通常指苹果类,有时泛指苹果属果树,间或指中国李的一个变种。西洋苹果是1871年前后才开始传入的。
在中国古代,苹果主要分布在北方,尤其是西北一带。因种类不同,其分布地区略有差异,大约花红类的分布地区范围,较其他两大类稍广。早在晋代,甘肃就盛产柰脯;宋代,太湖地区花红类栽培较盛;元明之际,山东省及北京市附近所产的绵苹果即以品质优良著称。
历史上楸子类的栽培相对来说不如苹果与花红类多。古籍中记有苹果与花红类的一些品种: 三国时,已有晚熟的冬柰;晋代,西北一带栽培的有青柰、白柰等苹果品种;元代,已培育成真正的绵苹果;宋代,苏州一带栽培有密林檎与平林檎等花红品种,浙江的杭州、德清等地也产有品质优良的花红品种。
古人认为,苹果属果树采用实生繁殖大都劣变,所以都采用自根营养繁殖法,即应用压条,或距树干数尺远处掘坑,露出树根,促生根蘖,用根蘖苗繁殖。宋代的典籍中始见有采用嫁接法繁殖苹果类果树的记载。清代的文献中进一步指出,花红必须采用嫁接法繁殖,否则不结实。古代嫁接苹果属果树所用的砧木主要为同属植物或本砧,间或用棠梨为砧木。嫁接时间在春季或秋季。据《齐民要术》记载,古代栽培苹果属果树的方法与栽培桃、李同。此外,该书还提到,在农历正、二月间,用斧背敲打树干,可提高结实率,这一方法与现代的环状剥皮类似。典籍中多次提到苹果类果树的虫害问题,明初的文献中记有用铁丝刺杀树干的蛀虫,而后取百部碾成末塞入,再削杉木钉封固的除虫方法。
古代苹果除生食外,还加工成果脯、果丹皮等。并入药,用以治疗腹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