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缺硅简易诊断法a simple method fordiagnosis silicon deficieney in rice以简易的观察和测定对水稻是否缺硅作出判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稻草灰分含量诊断法和叶片硅化细胞诊断法。 稻草灰分含量诊断法 成熟期水稻茎叶灰分含量中SiO2约占80%左右。灰分重量与Si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从灰分含量可以估算出SiO的含量,预测水稻施用硅肥的效果。此法较粗放,但简便易行,从田间采取成熟的剑叶若干(至少20片以上),干燥后剪成2~3毫米碎段,称取1.00克,置于坩埚中,在电炉上升温至600℃左右,维持半小时,冷至常温,取出掸刷于称量纸上称量。计算灰分百分含量(灰重/样重×100)其诊断指标如表。 叶片硅化细胞诊断法 水稻生育后期,成熟叶片脉间有硅化细胞出现。在显微镜下大致成矩形,是硅在泡状(机动)细胞中沉积而成。其数量多寡取决于水稻植株硅质化程度。稻体含硅丰富时,硅化细胞密布脉间紧密排列连接成行,甚至出现双行排列,细胞形态饱满;含硅低时,硅化细胞零星分散,形态不饱满,多呈两边下凹的哑铃形细胞。通常植株含硅(SiO2)低于5%时,叶片中不出现这种硅化细胞。所以它的数量可作为水稻缺硅的指标。如果看不到硅化细胞,说明水稻处于显著缺硅状态,施硅将有明显效果。如果硅化细胞零星散在,又不饱满,一般也可认为硅不足。在抽穗至成熟期,从田间取代表性植株剑叶若干,浸入70%乙醇3天(或更长),取出剪取叶片前端1/3处宽约1厘米的小段(片),放入盛有20毫升藏红 一酚(或直接用酚也可)的小烧杯中,文火煮沸1~2分钟,脱色至透明,移至载玻片上,以显微镜(100倍)作镜检观察,即可了解硅化细胞的数量和形状,从而进行水稻缺硅诊断。
从剑叶灰分含量预测硅肥效果(除湿田)
灰分含量(%) | 预测增产(kg/hm2) | 12.7以下 12.8~14.5 14.6~17.3 17.4~18.2 | 600 450 300 200~3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