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比较文学与唐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比较文学与唐诗

比较文学是跨越国家与学科界限进行文学研究的一种学科。
唐代诗歌,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有来华的商旅、僧众、使节将它带往西域、新罗、日本等地。此后,唐诗外渐的范围日益扩展,其规模也逐渐增大。它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产生了深巨的影响,而且与西方现代派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因为它在世界性文学交流中扮演着极为活跃的角色,自然也就成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这一研究可分三个亚类,试举例说明之。
一、影响研究 它又包括追溯影响来源(渊源学)、探索传播途径(媒介学)和考察具体影响(流传学)三项内容。例如,美国学者施友忠钩沉庞德译诗所受费氏(费诺罗萨)影响、而费氏如何从日人学习唐诗的文章,即属渊源学。国外期刊上常载大量的唐诗翻译评介,其中有些属于媒介学,它们品评选诗的广狭、有无代表性以及译诗是否信、达、雅。除文字媒介外,唐诗外渐还有人员交往、旅游观光等途径,台湾学者谢海平的《唐代诗人与在华外国人之文字交》即为一例。流传学的题材也很多。如白氏文集之于《源氏物语》、唐诗之于现代派、寒山之于跨掉的一代等,这些均有人探讨。
二、平行研究 它是将毫无影响关系的两国文学进行比较,大致包括题材学、主题学、类型学、形态学、比较诗学等项内容。在唐诗与外国诗歌的平行比较中,苏联学者艾德林论白居易与巴秋什科夫(俄罗斯诗人)写怀古、友情的同类诗歌,兼属题材学与主题学;美国和港台学者以巴罗克论中晚唐诗人与西方玄学派诗人以及中西文学史分期,兼属类型学与形态学;美国学者余宝琳论司空图与象征派诗论的异同,属于比较诗学。在平行研究中,有一种特殊的比较——移用文学理论。西论中用,也是海外学者乐于采用的研究方法。由于西方的文学理论是从西方文学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西论中用实际上是通过理论的桥梁将中外文学沟通而进行比较的,只不过这种比较有时很隐蔽而已。这类例证可见本编“研究方法”栏目中的“原型说与杜甫诗”、“结构主义与唐诗”、“新批评与唐诗”等条。平行比较的方式极为灵活:有时论者将西方诗人的作品选作卷首语,与下文所论的唐诗遥相呼应;有时论者将比较对象顺手拈来,说同辨异,作为整个论述的例证或“插曲”;有时则通篇持续比较,这就成为地道的比较文学研究了。
三、跨学科研究 它是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如绘画、音乐、电影等)和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社会学等)所作的比较研究。这种比较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相互比较;另一种是移用艺术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来研究文学。就唐诗研究而言,前者如美国学者叶维廉论并置意象的绘画性与雕塑性、香港学者陆润棠论王维写景诗表现出的电影技巧,后者如“研究方法”栏中的“语言学与近体诗”条。跨学科研究牵涉面广,难度较大,所以这方面的论文并不多见。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