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植皮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植皮术skin grafting

通过移植有活力的皮肤以修复体表皮肤缺损部位的一种手术方法。只用于种畜或珍贵毛皮兽的大面积烧伤;刺激性药物漏入皮下造成皮瓣大范围缺损等情况。临床上,供皮区一般在动物颈部两侧或臀部。多采用小皮片植皮法或肉芽创面邮票状植皮法。植皮后,覆盖粗网眼油纱布,再加盐水纱布及棉垫等包扎。严格制动以防皮片移动,4~5日更换敷料。

植皮术skin grafting

系皮移植技术。用皮片或皮瓣移植于各种烧灯伤创面、影响功能的瘢痕、严重创伤组织缺损及某种手术的皮肤缺损等处,以覆盖创面、矫正挛缩、整形美容、恢复功能等目的。皮移植技术开展较早且广泛,为外科、烧伤科重要技术之一。

植皮术

植皮术

移植有活力的皮肤以修复体表皮肤缺损的部位称为植皮术,是皮肤烧伤、创伤或体表肿瘤及疤痕切除后消灭创面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供体有来自自体皮肤、同种异体皮肤和异种皮肤; 常用的自体皮肤移植根据对皮片的血循供应情况可分为三类:即皮肤的游离移植,皮肤的带蒂移植和游离皮瓣的移植(皮肤的血管吻合移植)。
皮肤游离移植 又称游离植皮,即将人体某处的全层或断层皮肤游离取下,移植到他处的创面上,游离的皮肤称皮片。根据皮肤的解剖和厚度,皮片又可分为表层皮片,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表层皮片最薄,包含表皮层和真皮表层(乳头层组织);全厚皮片最厚,包括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两层组织的全部厚度; 中厚皮片介乎二者之间。
(1) 表层皮片:表层皮片的厚度约为0.2~0.25mm。皮片生活力强,即使在肉芽创面上也易生长; 供皮区愈合快、损伤小,可重复取皮。其缺点是皮片所含弹力纤维很少,生长后收缩很明显,很少保留原来皮肤的性能。因此皮片在移植后外观极为不佳,经受不住外力压迫和磨擦,皮片挛缩后妨碍关节活动。因而这类皮片不能用于颜面、关节、手掌、脚掌等部位。它的用途局限于消灭不易愈合的感染肉芽创面、较大的三度烧伤创面和作为某些口鼻腔手术的衬里。有感染存在的肉芽创面,必须经过适当处理,待肉芽组织致密、结实、色泽红润,表面无水肿,分泌物少的情况下,才能植皮,否则皮片不易存活。供皮区术前用肥皂水擦洗、剃毛、酒精消毒后用无菌巾包裹,四肢取皮时消毒范围应包括整个周径。取皮时要避免供皮与取皮区之间的交叉感染。取皮一般用锋利长柄切皮刀或滚轴式切皮刀; 如取皮量小也可用止血钳夹一剃须刀片取皮。如果自体皮片来源缺乏,可采用小块邮票式、长条移植法分散移植。植皮后用2份凡士林1份石蜡油浸透的粗网眼纱布固定包扎。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抬高以减少水肿,加强抗菌措施。无菌创面在8~10天后更换敷料,在感染性肉芽创面上植皮则应在术后3~5天更换敷料。如皮片已坏死则在切除坏死皮片后用等渗盐水湿敷创面,准备再次植皮。有些感染严重,分泌物较多的创面,也可不用纱布覆盖,称 “暴露植皮”法。供皮区则用大张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加多层干纱布和棉垫加压包扎。
(2)全厚皮片: 全厚皮片包括表皮和真皮层的全部组织(约1.1mm),虽然移植成活后皮片的色泽改变最少,耐受磨擦,但在皮片存活的过程中对感染的抵抗能力很差,它不仅不能在肉芽创面上生长,也不能在血运贫乏的骨面和疤痕创面上生长。供皮区创面需要经过缝合或表层植皮才能愈合。因此它仅适用于脸部、手掌关节部位和唇、脸外翻、掌部疤痕等手术后的新鲜无菌创面的小面积植皮。全厚皮片原则上采用与植皮部相近似的皮片。取皮时皮片下完全不带脂肪,皮片按预定方位用间断缝合法将其与创面密切缝合,每隔数针留一长线,皮片上堆放等渗盐水纱布数块,再将上述长线在纱布堆上互相交叉结扎以固定纱布并给皮片以弹性的压力。术后一般10~14天更换敷料及折线,再加压包扎一周。
(3) 中厚皮片:又称断层皮片,包括表皮层和部分真皮层。移植成活后较柔软结实,色泽改变和收缩较少,能耐受相当的磨擦和压力。但其活力和抗感染力较表层皮片差。它的供皮区仍留有真皮组织、创面可自行愈合。根据中厚皮片真皮层的厚薄不一,又分为薄的、一般的和厚的中厚皮片三种。薄的中厚皮片,成人约为0.3~0.4mm。用于眼窝再造、阴道形成、口鼻腔粘膜缺损修补。由于皮片薄,存活后仍有相当的收缩,色泽改变明显,所以颜面、关节等部位不宜应用。一般的中厚皮片成人约0.5~0.6mm,存活后质地柔软、收缩性小,能耐受一定的磨擦,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厚的中厚皮片,成人约0.7~0.8mm,不易在肉芽创面上存活,用途不如一般的中厚皮片广泛。中厚皮片的采取有三种方法。切皮机取皮法、手术刀取皮法和滚轴刀取皮法。
❶切皮机的种类颇多,有鼓式、吸引式、风动式或电动式等。但最常见的是鼓式切皮机,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机盘上有刻度,每一刻度代表1/10mm。切皮机取皮的供皮区可根据手术的性质、创面部位和植皮面积选用大腿、腹部、后背和胸部。鼓式取皮最大长度为20cm,最大宽度为10cm。如需用皮片长于此长度可用纵行连续取皮法取皮。
❷手术刀取皮法: 优点是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单、所取皮片的形状大小与植皮创面相似;但费时较多,同时所取皮片有厚薄不均之弊。
❸滚轴式切皮刀取皮法即分度取皮,这种刀有转动的滚轴,两端刻度共分4度,每扭动1格取得皮的厚度为0.25mm。
皮肤带蒂移植 又称带蒂植皮。所用移植体称为皮瓣。它是利用身体某一部位的一块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脂肪组织的皮瓣,移植到身体其它部位,用以修复缺损和畸形。皮瓣的边缘有一部分与身体相连即“蒂部”,以供应皮瓣的血运。带蒂植皮的优点是移植成功的把握较大,愈合后质地色泽改变不多,适用于受压较重部位及鼻腔、面颊部洞穿性缺损。缺点是费时较多,有些远处皮瓣在移植过程中需长期姿式固定。带蒂皮瓣按形状可分为扁平皮瓣和管状皮瓣。
(1)扁平皮瓣: 有单、双、多蒂之分,常用的是一种单蒂皮瓣,临床上按皮瓣的形成部位和它们与创伤面的距离可分为:
❶局部皮瓣。即在缺损邻近部位形成的皮瓣,它的优点是能一次完成手术。
❷带蒂皮瓣。是选择远隔部位作皮瓣,待皮瓣移植存活后再切断蒂部。皮瓣移植第二天要检查皮瓣色泽的改变,有无血肿形成。术后7~16天拆线,术后3周试夹皮瓣蒂部,如证明皮瓣与创面之间已建立健全的血液循环,始可切断蒂部。否则应延期。
(2) 管状皮瓣:简称皮管,是一个创面内卷,缝合成管状的双蒂皮瓣。其优点是皮管形成2~3周后可形成新的血管系统,没有创面暴露,也不易遭受感染,较能耐受扭转和折压,且皮瓣的面积较大。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手术次数多。如用腹部皮管修复面部组织缺损,需用间接移植法以手腕作皮管的中间宿主,经过多次转移才能到达面部。
游离皮瓣移植 是用吻合小血管的方法,直接将皮瓣游离移植到远距离的缺损处。又称为带血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这种手术难度大、技巧高,受皮瓣区要具有供吻合用的动、静脉,而且术后的观察与处理也较复杂。因此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异体皮肤移植的临床应用:异体皮肤移植后2~3周,即发生异体排斥现象。在缺乏自体皮源的大面积烧伤时,对早日消灭创面、防止感染和败血症,有一定价值。根据供体来源不同分为:
❶同种异体皮肤移植: 来自新鲜尸体及自愿献皮者。
❷异种异体皮肤移植: 主要取小猪皮片或胎牛皮片等。
游离皮片除使用新鲜的外,也可以浸泡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中,于4℃进行冷藏,保存期可达4周。主要适用于大量储存同种或异种异体皮肤,以备紧急时应用。另外,还有采用深低温储存,它的优点是保存时间长,并便于携带。
人造皮的临床应用: 人造皮是用高分子材料或生物材料制成,贮存使用方便,不引起排斥反应,仅能起暂时覆盖创面的作用,并无活力,故不属于植皮术范畴。

☚ 组织移植   再植术 ☛

植皮术

skin graf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