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梁州序 梁州序柯丹邱 《荆钗记》  前腔 换头 前人  正格十一句:4 ▲,4 △,6 △。4,6 △。6 ▲,4,5 △。7 △,7 △,6 △。换头格十句:7 △,7 △。5,4 △。6 ▲,4,5 △。7 △,7 △,6 △。换头格较正格少第五句,第六句下全同。正格第三句可作×仄平平平仄。第五句可作×平×仄平平或×仄平平平仄。换头第三句句首一字是领句字,领起下面两个四字句。这种领句字在词曲中多有之。第九句可作上五下三式八字句。末句末三字可作仄平平。〔梁州序〕叠用四支成套,前二支用正格,后二支用换头格。亦有用二支者,或全用正格,或后一支换头。小令兼用。《六十种曲》中,〔梁州序〕与集曲〔梁州新郎〕往往不分,混题为〔梁州序〕;除《荆钗记》、《杀狗记》、《八义记》、《狮吼记》、《红梨记》不误外,有三十多种传奇皆为〔梁州新郎〕之误题。只有《投梭记·应聘》题〔梁州新郎〕未误,而《寻亲记·枉招》则又误题〔梁州令〕。以〔梁州序〕为主的集曲有〔梁州新郎〕、〔梁州锦序〕、〔梁州刘大娘〕、〔六奏清音〕(“奏”一作“犯”,一名〔六犯宫词〕),见《南词简谱》。 ☚ 南吕宫 梁州新郎 ☛ 00007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