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1940—194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1940—1942年 三、1940—1942年从1940年起, 国民党政府停止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给养,对边区采取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政策。设立盘查站,查扣和劫夺进出边区的各种物资,切断边区和外界的联系, 企图困死和饿死边区军民。陕甘宁边区自然条件差, 土地贫瘠, 灾害频繁, 交通不便,生产水平很低, 除了粮食、食盐、皮毛外, 其他日用品几乎全靠区外运进。加之, 由于边区的特殊历史地位, 机关部队学校的人数占边区总人口的比重很大,非生产人员特别多,而且实行带有战时共产主义性质的全部供给制, 因而财政开支庞大。国民党政府对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陷入困境。毛泽东同志在后来回顾这个时期的情景时说: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 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付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 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 二、1937—1939年 四、1943—1950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