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大革命” 中期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1968年9月27日 《人民日报》发表“沿着毛主席 ‘农业学大寨’ 的光辉道路阔步前进”的社论,号召各地新组成的革命委员会要把“领导好学大寨运动当成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农业学大寨运动又成为农村的中心工作。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掀起学大寨人、走大寨路、立大寨志、兴大寨风的群众运动。1970年9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提出以昔阳建成大寨县为榜样,开展学大寨,建设大寨县运动。强调学不学大寨,是农业战线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问题,面对全国提出“昔阳能办到的,你们难道不行吗?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三年行不行? 四年五年总可以了吧。”会后便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普及大寨县的运动。1969年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河北省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王国藩等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1年9月3日,河北省农业学大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会议在石家庄开幕。参加会议的共有1 000多人。陈永贵同志陪同参观并作了报告,介绍了大寨 “先治坡、后治窝”,大搞土地基本建设和干部坚持集体生产劳动等经验。这次会议于9月26日在唐山闭幕。会议提出 “学大寨赶遵化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代表们决心让大寨和昔阳的经验迅速在河北开花结果。
1972年5月27日,省委、省革委于5月 15日至21 日在栾城县召开河北省农业学大寨现场会,提出建设大寨县,县委怎么办? 地委怎么办? 正定、栾城、藁城等县委和石家庄地委介绍了经验。
1973年3月5日,中共河北省委、省革委在邯郸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 084人,主要学习毛主席有关批林整风和农业问题的重要指示; 传达周总理在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的指示和全国棉花会议精神; 学习河北省的 “大寨”——成安县何横城大队学大寨的经验。大会于16日闭幕。大会指出: 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正在由建设大寨式的社队向建设大寨式的县发展。提出了 “农业要大上,干部要大下; 全党抓农业,地县一二把手要用主要精力抓农业,抽调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干部下去蹲点。”会后全省有6万多名脱产干部赴农业第一线蹲点。
1974年2月24日,中共河北省委在邯郸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现场会,同时召开农业科技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1 500多人。省委的报告是 《以基本路线为纲,把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新高潮》,提出要在“十大”精神指引下,贯彻落实周总理关于三年推开何横城学大寨经验的指示,检查一年来贯彻省委 《关于推广何横城农业学大寨,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决定》 的情况。国务院的王观澜同志到会并讲话,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和昔阳县委副书记王金籽到会介绍经验。
1975年7月和8月,河北省革委先后召开全省平原地区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和山区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传达了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精神,并对1976年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作了具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