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柏格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柏格森1859—1941Henri Bergson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生于巴黎。犹太血统。1889年获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博士学位。1900年应聘为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后曾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并任英国精神研究学会主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任知识合作委员会主席。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创立直觉主义哲学。认为直觉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人们无需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过程,就能“直接”认识真理,从而贬低理性和科学的作用。其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西方国家流传甚广。主要著作有《论意识的直接论据》、《物质和记忆》、《形而上学导论》、《创造性进化》、《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笑的研究》、《变化的知觉》、《精神力量》、《绵延性和同时性》、《思想和运动》等。 柏格森1859—1941Henri Berson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代表。父母都是犹太人。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41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论意识的直接材料》、《形而上学导言》、《创造进化论》、《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等。他继承了哲学史上的非理性主义传统,强烈反对哲学研究中的决定论思想,注重主体的直觉体验,倡导直觉高于理性的思想。认为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意志的自由创造过程,爱上帝和被上帝所爱是进化的神圣目的。人的精神和意志是绝对自由的、人类的进化取决于社会类型及相应的道德和宗教形式。社会有“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类型。前者以理性为基础,其特点是强迫型的暴力统治。个人必须服从社会,遵守法律、习俗和道德。其道德来源于社会压力,表现为封闭的自我保存行为,这种无个性的道德保守倾向,为静态的宗教所补充。现代文明社会所采纳的,就是这种压制个性自由、妨碍创造和进化的道德和宗教。后者以直觉为基础,其特点是充分的个性自由。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来源于“爱的冲动”,是最高类型的道德。它不用任何东西限制人,而是尽量创造自由的环境,使人通过对生命的冲动及其绵延的直觉,体验到由对家庭、国家的爱,直到全人类即对上帝的爱,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与开放社会相适应的是动态的宗教。柏格森还宣传英雄至上的天才史观,认为只有少数英雄和圣者,才能克服人类的天生惰性,认识并指出道德进步的方向。他的思想对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有相当的影响。 柏格森 柏格森1859-1914Bogesen, H·Bergson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代表。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18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1年1月4日死于巴黎。他的哲学贬低理智,推崇直觉,反对决定论,主张自由意志,有强烈的反科学倾向。他认为抽象概念的分析不能体验到世界的本质,提出了“生命冲动”来说明世界运动变化的原因。他认为,世界在时间上的绵延是唯一的实在。世界在时间上的各个阶段互相渗透、交融、汇合,形成一个永远处于变化中的运动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的进化,这一切都是生命冲动的结果。他的生命冲动说在20年代风行于世界,不少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都曾受其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有《论意志的直接材料》、《形而上学导言》、《创造进化论》等。 ☚ 直觉主义 新托马斯主义 ☛ 柏格森法国生命哲学代表。美学上是反理性、反功利主义者。以审美直觉解释美感和艺术。提出艺术家应舍弃理性,在直觉状态中,把握人物“生命的冲动”,揭示出“绵延不断的生命之流”。开启了“意识流”文艺思潮。此外还对喜剧的笑作过专门研究。其思想在西方有相当影响。参见“哲学”中的“柏格森”。 柏格森分社会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相应有两种道德,“封闭社会”的道德根源于人的理智,强调机械地服从,压制个性自由;“开放社会”的道德根源于人的直觉,鼓励个人的欲望和自由创造,是最高的道德类型。主要伦理学著作有《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源泉》。参见“哲学”中的“柏格森”。 柏格森 柏格森1859—1901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代表,以创造进化论而知名,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于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级师范学校。后任哲学教授。1889年出版第一本专著《试论意识的直接材料》而成名。他区分了时间与绵延的概念,指出时间是抽象的、量性的、接续的,而绵延则是连贯的,受体验的、质性的和个人化的。因此他认为体验中的真实世界有别于科学所描述的世界。1896年出版《物质与记忆》,通过比较纯记忆和习惯记忆的差别,提出精神现象并不受生理学描述的生理化学过程制约。他的这些观点在其最著名的《创造进化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反驳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提出生命本身就具备先天的创造性动力,故此能导致新形态的产生。这一观点对生物学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但对萧伯纳等作家却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 ☚ 勃纳尔 柏加蒙博物馆 ☛ 柏格森 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曾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获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绵延”,即真正的时间或“生命的冲动”,是“自我”的不断创造、活生生的发展和自由; 物质是从它上面脱落下来的碎片,自然科学则是生命之流的停顿和逆转;人的机体处在这种冲动和逆转的交汇点上,但人的精神、意志可以克服物质障碍而获得自由和不朽。因此生命是超理智、超意识的,只有凭内心神秘的直觉才能体验到,从而达到心灵和世界的交融同一。主要著作有《时间和自由意志》、《形而上学导论》、《创造进化论》等 ☚ 索绪尔 胡塞尔 ☛ 柏格森 柏格森1859—1941Bergson,Henri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出生于巴黎一个犹太人家庭。受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9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任教于该校。1900年任法兰西学院哲学教授。1914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狄尔泰 生命冲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