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枷读音j·ia(ˋ),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讶切,去,祃韵。 上一条: 架 下一条: 驾 枷读音j·ia(-),为ia韵目,属a—ia—ua韵部。古牙切,平,麻韵。 上一条: 珈 下一条: 耞 枷jia1(动)❶驾(牲口):可那算啥牛?我拉来~起,两犁没犁出头,就睡在犁沟里不起来。(潮42) 枷gia53[kia]❶套住 ![]() ![]() ![]() ![]() ![]() ![]() ![]() 枷jiā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 枷旧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锁︱披~带锁。 枷jiā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木制刑具:枷锁│戴枷。 枷jia枷锁 梿枷 枷(同)梏 锁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杷朳 > 耞 > 枷 枷 jiā 同“耞”。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鉗枷 > 枷 枷 jiā 亦作“椵”。加於罪犯頸項之刑具。《玉篇·木部》:“枷,枷鎖。”《集韻·平麻》:“椵,囚械也。”《北史 · 宋繇傳》:“游道被禁,獄吏欲爲脱枷。”《 明律 · 獄具圖》:“枷長五尺五寸,頭闊一尺五寸,以幹木爲之;死罪二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一十五斤。長短輕重,刻誌其上。”《水游傳》第五十一回:“知省差人把雷横捉拿到官,當廳責打,取了招狀,將具枷來枷了,押出去號令示人衆。” 枷 枷*BCCF 农具 农具? 田具 佃具 生具 耕器 田器 农用 耒耜 耒耨 锄钩 钱镈 齐天鐥 另见:农民 耕种 除草 收割 使用 ☚ 农具 锄头 ☛ 枷锁镣铐等刑具 枷锁镣铐等刑具钮镣 ☚ 刑具 施酷刑的刑具 ☛ 用刑具 用刑具加械于颈:枷(枷颈;枷脰;带枷;上枷)械颈 贯木 ☚ 用刑 用耻辱刑 ☛ 枷中国古代带于罪者颈项的木制刑具。秦、汉时把带在颈项的与带在手、足的统称“械”或“三木”,无专称。晋代始称“枷”。北魏规定大枷仅使用于“大逆、外叛”等重罪,其规格是,长一丈三尺,喉下长一丈,通颊木各方五寸。北齐时一般徒刑犯若不锁即带枷。北周时死、流、徒刑均带枷。隋、唐对枷的规格均有规定。唐代“盘枷”长五尺以上,六尺以下;颊长二尺五寸以上,六寸以下;共阔一尺四寸以上,六寸以下;径头三寸以上,四寸以下。据《旧唐书·刑法志》载,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为了迫害无辜,曾于法外另制大枷十号,名曰定百脉、求即死、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破家。宋代,枷分二十五斤、二十斤、十五斤三等。明代法律规定:枷长五尺五寸,头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十五斤。清初,凡“窃盗”、“犯奸”、“赌博”、“逃军、逃流”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均可酌量加枷。康熙八年(1669)改为“囚禁人犯,止用细链(铁索),不用长枷”。枷反作为“枷号”刑具。即旗人犯军、流、徒罪,免于发遣服劳役,只带枷数十日即释放。枷的重量,初期定为重枷七十斤,轻枷六十斤。乾隆五年(1740)改定,应枷入犯俱重二十五斤,然例尚有用百斤重枷者。嘉庆以后,重枷断用三十五斤。 枷 枷刑具名。用木制,两块木合起中间有大孔。用以夹住罪犯颈项。《资治通鉴·唐纪》: “又定枷、杻、钳、鏁、杖、笞,皆有长短广狭之制。”胡三省注: “械其颈曰枷。” ☚ 嘉石 枷号 ☛ 枷 枷古代刑具名。用以束颈的木制械具,晋以后流行。初无定制,有重逾百斤者。酷吏常以重枷讯囚,致人于死。隋、唐始定枷制。《明律·狱具图》: “枷长五尺五寸,头阔一尺五寸,以干木为之;死罪重三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一十五斤,长短轻重,刻志其上。” ☚ 釱 杻 ☛ 枷jiā ❶ (旧时套在罪犯脖子上的木制刑具) cangue 枷jiā
枷*jiā(9画) △枷jiā9画 木部 枷jiā上古形声字。从木,加声。本用于“连枷”,是一种打谷的农具。中古又作为一种刑具名,是套在脖子上的一种方形刑具。组词如:枷锁。 枷★规◎次jiā形声,从木,加声,本义为一种农具,用于拍打谷穗,使脱粒,也叫连枷;引申为旧时套在犯人颈项上的木制刑具。 【辨析】 枷/加/架/驾 见180页“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