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培养体制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辉煌的背后,是中国独特的运动员培养体制。 中国的训练体制是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中国的培养体制造就了大批运动员,优秀的年轻选手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但很快他们又被更年轻的选手所取代。 在中国,将举国体制推到极至境界的就是乒乓球。 乒乓球被誉为“国球”,已经说明了它的地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乒乓球队坚持高度集中的训练体制,汇集了全国各种打法的高水平选手,组成了“乒乓小世界”,创造了优良的训练条件,在食宿、医疗保健、后勤服务各方面都给予了充分保障。通过模拟训练,主力队员们天天都在与“世界强手”较量,都能有针对性地磨砺本领;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将,也往往能把世界名手拉下马,爆出冷门。 尤其在世界大赛前的准备阶段,参赛名单一旦确定,不参赛的队员全力帮助参赛选手;即使曾是世界冠军的不参赛队员,也心甘情愿当陪练。  第四十八届上海世乒赛比赛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