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石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李石曾
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名煜瀛,字石曾,笔名石僧,晚年自号扩武。河北高阳人。为清朝官僚李鸿藻第三子。1905年赴法国,入巴斯德学院和巴黎大学。1906年与张人杰、吴敬恒等发起组织“世界社”,出刊《新世纪》报,介绍无政府主义。同年由张人杰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在天津与黄复生等组织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民国成立之后,赴宁会见孙中山,后创办北京留法俭学会,设留法预备学校。1914年在法国与蔡元培组织留法西南维持会,救助留法学生。次年发起华法教育会,任副会长。1916年创办《旅欧杂志》。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19年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先后协助2000余人赴法工读。1920年创中法大学,任董事长。同年创中法大学于里昂。1923年任中法大学理事长兼代校长。1924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后连任6届。1927年赞助蒋介石清党反共。1928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师范大学校长。1929年任北平研究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从事外交活动。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赴瑞士,后去乌拉圭。1952年在国民党七大当选为中央评议委员及主席团成员,连任至第十届。并往来于台湾与国外之间,从事文化事业。1956年在台湾定居,1973年8月卒于台北。著有《石曾笔记》、《扩武自述》、《石僧随笔》等。 李石曾 李石曾原名李煜瀛,笔名真民、真、石僧,晚年自号扩成,原籍河北高阳,1881年生于北京。1902年随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入蒙达顿尔农校就读三年。毕业后入巴斯行学院、巴黎大学深造。1906年与张静江、吴稚晖等发起组织世界社,创办《新世纪》杂志,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归国,当选为同盟会北京分会副会长。武昌起义后,在天津参与组织京津同盟会,出版《民意报》。1912年参与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设立留法预备学校。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法国勤工俭学,救助中国留学生与旅法华工。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生物学、社会学教授。1920年在北京创办中法学院,任董事长。同时在里昂创办法中学院。1924年当选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并连任六届。1927年赞成实行“清党”。后任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1928年创办中央研究院。1929年创办北平研究院,同年成立故宫博物院,任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外交工作。1945年再次主持北平研究院工作。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移居海外。1956年定居台湾,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及主席团主席。1973年9月30日在台北病逝。著有《石僧笔记》《石僧随笔》《扩武自述》 等。 ☚ 李玉球 李北洲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