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公理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公理化 公理化axiomatization是一种数学方法。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欧几里德几何学中,当时认为“公理”(如两点之间可连一直线)是一种不需要证明的自明之理,而其他的所谓“定理”(如三对应边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则是需要由公理出发来证明的。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Emmanuel Kant,1724~1804)认为,欧几里德的公理是人们生来就有的先验知识。但康德的这种看法被19世纪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出现所否定。非欧几何中采用了与欧几里德几何中不同的平行线公理,得到诸如三角形内角之和可以不为180度等与原来不同的定理,它们后来还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被应用。从此,几何学中的“公理”不再被认为是自明之理。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在他的几何基础研究中系统地提出了数学的公理化方法。他认为每一种数学理论都应以“基本概念—公理—定理”的模式来建立:这里的公理是作为理论出发点的科学假设,它们要求有完备性(任何定理可由此导出)、独立性(去掉其中之一有的定理就不能成立)和相容性(公理间是无矛盾的),但公理本身可由人们作各种解释。例如,n维空间的公理化理论,既能用于普通的几何学,也能用来说明代数方程组。20世纪以来,整个数学几乎都已按希尔伯特的模式得到公理化处理。 ☚ 信号显示 对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