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益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益集 李益集诗别集。唐李益作。有《唐五十家诗集》二卷本;又有清张澍辑一卷本, 《丛书集成初编》据清道光《二酉堂丛书》本排印。 ☚ 华阳集 孟东野诗集 ☛ 李益集 李益集诗别集。二卷。唐李益撰。李益生前曾亲辑其从军诗五十首赠人,流传一时。后人将李益的诗或编为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著录),或次为二卷(《郡斋读书志》著录),另又有题作《李君虞诗集》者。益诗在宋代颇多亡佚,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就指出,其名作《征人早行》亦不见于集中。明高儒《百川书志》同时记载了《李益集》二卷和《李君虞集》二卷两种不同系统的本子。从今存的明本来看,《李益集》与《李君虞集》颇不相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曾将朱警辑《唐百家诗》本《李益集》二卷与明孝宗弘治(1488—1505)、武宗正德(1506—1521)间刻《李君虞诗集》对勘,前者较正德本少诗十八首,而朱氏辑本中又有二十五首不见于后本之中。正德本见录于《江苏一图善本目》,收入《唐人小集三十四家》中,题为明依宋刊本。又据丁丙说,“朱氏所集,多宋本,当别有所据”。由是看来,两种版本自宋时即有差异。属朱本系统的还有黄贯曾《唐诗二十六家》本和铜活字本《李益集》;而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则祖于正德本《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在编辑时,以分体编次的《李益集》为基础,补入《李君虞诗集》中的六首联句诗,又从《御览诗》、《文苑英华》、《乐府诗集》等总集中补入其他散佚的诗三十一首。后来张之洞《书目答问》云:“张澍有辑本,未刊。”此张澍辑本《李尚书诗集》一卷实《全唐诗》的重新调整编次本,后收于《二酉堂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又据以排印。今人范之麟有《李益诗注》,以《全唐诗》为底本,删去了显系戎昱的《闻笛》和卢纶的《赴虢州留别故人》,后并附生平资料和评论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收入《唐诗小集》第一辑出版。 ☚ 中唐刘言史集 澈上人诗集 ☛ 李益集 李君虞诗集二卷。……此明宏正间刻本,作《李君虞诗》, 即席启㝢刊本之祖。 而朱警刻《百家唐诗》内《李益集》,同是二卷,同无序跋,较此少诗十八首,而中为此本所无者二十五首。朱氏所集,多宋本,当别有所据。 李益集即《李君虞诗集》。 李益集 李益集唐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李益著。《李益集》以诗歌为主。《全唐诗》辑有其诗2卷,165首又2句。清武威人张澍《二酉堂丛书》中辑录了《李尚书诗集》1卷,共收诗歌170首又5句。今人王亦军、裴豫敏 《李益集注》收李益诗、赋、序、箴等作品177篇,1989年12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益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其诗歌以边塞题材见长,对于研究中唐社会戍边将士生活状况和周边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其诗七言绝句独具特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明人胡应麟《诗薮》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闻笛》诸篇,皆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说:“中唐六七十家之间,除韦、柳、韩三家古体当别论,其余诸家堪与盛唐方驾者,独刘梦德、李君虞(益字君虞)两家之七绝足以当之。”李益诗比较全面地描绘出中唐时代边塞生活的风貌,其中,不乏慷慨意气、抒发军旅之思。就其多数作品而言,其基调却是悲壮宛转,凄凉感伤的。 ☚ 南柯太守传 李文公集 ☛ 《李益集》li yi jiA Collection of Li Yi→李益 (Li Y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