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李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璘?—757唐玄宗第十六子。少丧母。开元中,封为永王。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璘。安禄山反,玄宗奔蜀,诏以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昭副之。及至江陵,募士数万。见江淮租赋山积,遂有异志。其子襄城王李惕,勇而有力,乐乱。劝其取金陵。肃宗闻之,令其还觐玄宗于蜀。不从,引舟师东下。以浑惟明、季广琛、高仙琦为将,遣兵五千趋广陵(今江苏扬州)。会吴郡采访使李希言以平牒予之,怒其不敬,乃使惟明袭之。令广琛攻广陵采访使李成式。自引兵至当涂。希言拒战不胜,降之。江淮为之震动。至德二年(757年),肃宗遣宦官啖廷瑶与李成式谋招喻之。时河北招讨使李铣在广陵,有兵千余,成式遣裴茂以广陵卒三千戍瓜州。广张旗帜,大阅兵士,与其子惕见之而惧。其将季广琛、浑惟明、冯季康不战先逃。李铣遂阵于江北,令人各执二炬。他以为官军已济,携儿女麾下逃遁。迟明,成式以兵先进。至新丰(今江苏常州附近),成式军射中惕肩,军遂败。将南走,官军追及之。中矢被执,杀之。惕亦为乱兵所杀。至此,叛乱悉平。 李璘 李璘?—757唐朝宗室。唐玄宗第十六子,母为郭顺仪。幼失母,肃宗收养,夜自抱眠。开元十三年 (725),封为永王。次年,遥领荆大都督。开元十四年 (755),安禄山反。至德元年(756),唐玄宗以李璘为山东南路、岭南 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都使。镇江陵。时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李璘召募勇士数万人。李璘生长深宫,不知世事,其子襄城王李瑒,有勇力,掌兵权,以薛镠等人为谋主。以为北方大乱,南方完好,掌握四道兵,封疆数千里,可以如东晋一样,保有江表。肃宗命李璘朝觐于蜀,不从。肃宗于是以高适为淮南节度使,领十二郡,以来瑱为淮南西道节度使,领五郡,共同对付李璘。十二月,李璘率军沿江东下,派兵袭苏州、扬州,亲领兵至丹阳,江淮大震。高适、来瑱会于安陆,结众以讨之。李璘军败,逃往鄱阳郡,守城者不纳。757年二月,逃往大庚岭,为江西采访使皇甫侁部属所俘,未几,因箭伤而卒。其子李瑒为乱兵所杀。 ☚ 李思训 李成美 ☛ 李璘?~757唐玄宗第十六子。少丧母。开元中,封为永王。二十七年(739年),改名璘。安禄山反,玄宗奔蜀,诏以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4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昭副之。及至江陵,募士数万。见江淮租赋山积,遂有异志。后战败,官兵追之,中矢被执,杀之。 李璘?—756玄宗第十六子。璘数岁失母,为肃宗收养。少年聪敏好学。貌丑,视物不正。开元十三年(725)三月,封为永王。十五年五月,遥领荆州大都督。二十年七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璘。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反,十五载六月,下诏以璘为山南东路及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采访等使,江陵大都督,余如故。因权力过盛,加之左右眩惑,因有异图,旋为官军所平。天宝十五载,兵败欲投岭外,为江西采访使皇甫侁所擒,因中流矢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